????契嵩决心游遍天下,拜师受业。他身披袈裟,手持戒具,头戴观音像,口念观音菩萨,走出广西向东而行。开始了“一钵千家饭,孤僧万里游”的生涯。他走遍江西和湖南,爬过庐山而来到衡山。
????契嵩盘绕八百里的衡山而行。衡山自隋代以来一直是佛教圣地。“青天七十二芙蓉”,衡山由包括长沙岳麓山、衡阳回雁峰在内,巍然耸立着72座山峰组成。南岳的首峰就在衡旧市中心的南门口———回雁峰,从“天下南岳第一峰”向北出发,就可以游览几十座山青水秀像芙蓉般婀娜多姿的山峰。衡山数百里,有寺、庙、庵、观等200多处。所以是佛教圣地。
????契嵩日行夜宿于山林,渴了就喝几口山泉,饿了就采摘山中野果充饥,实在太饿了就到山中寺庙借宿,吃几顿斋饭又上路了。他要漫行在大自然美好的景色中感悟禅宗的佛学。
????契嵩在衡山的路上认识隐士韩旷。这时在路旁不远处有一处天然的石台石凳,一位衣冠不整的老者坐在石凳上喝酒,他看见口诵观音的和尚感到惊奇,他对契嵩大声地说:“和尚只有在寺内念佛,那能在路上边走边念呢!”契嵩闻声停下来,韩旷招手连叫几声“来!来!来!”契嵩走近前来,韩旷请他坐下,契嵩合十施礼:“谢施主!”他坐在韩旷对面,韩旷请他吃肉,契嵩合十:“一粥一饭足矣!”
????韩旷感叹地说:“我杀戮太多,应入佛门忏罪。不行,我不能离开酒肉!我是一个罪人。”
????契嵩双手合十地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韩旷问契嵩:“你只知道念经修行,可知道世上还有诸子百家的学说吗?”
????契嵩回答:“贫僧略知一二”他在广法寺帮助住持整理藏经阁经书时,看过一些诸子百家的书,当时他问师父为什么有这些书,师父说是当地著名儒生所赠不好相拒,只好放进了藏经阁。
????韩旷问:“既然你读过儒家的书,儒家的核心教义是孝,你们僧人出家了,还能行孝吗?这不是对抗儒家的教义吗?”
????契嵩双手合十念一声“阿尼陀佛!”后说:“佛门教人一切行善,不会和儒家对抗。出家人的孝是更广阔的孝,佛祖要弟子普度众生,就是比孝敬父母更大的孝。”
????韩旷又问:“老子说的无为,你又如何理解呢?”
????契嵩:“佛祖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明镜本无台,菩提在心中。老子的无为和佛家的色空是异途同归的。”
????韩旷击掌大叫:“造化!造化!我还未见过一个僧人有你这样熟悉儒佛之道的,我要与你相谈三天三夜!”
????契嵩合十轻念:“阿尼陀佛!”
????契嵩被韩旷留下来相谈佛和诸子百家的理论。韩旷是个豪放的人,他向契嵩倾诉了自己不平凡的身世:他是个孤儿,幼婴时被人偷去卖给别人收养,长大后变成任性的游侠,路见不平,必拔刀相助,平日纵酒击剑,杀人不少。到了晚年遁入衡山为隐士,沉默寡言,拒绝一切官员名人雅士来访,渐渐变成一个颓唐的老人。这次偶遇契嵩,相谈数日,心中甚欢。契嵩告别要走的时候,韩旷流着眼泪地说:“与你倾肺腑相谈,我愿入地狱赎罪!”
????契嵩合十地说:“阿尼陀佛,施主保重!”他口诵念观音菩萨又走上求道之路。
????他的心中对韩旷留下深刻的印象。
????多年以后,他听到韩旷逝去的消息,深切地怀念写下《韩旷传》:
????韩旷字摄生,隐士也。或曰,即五代韩通之后也。宋初其家破,旷方婴儿,人窃匿而育之。稍知其世家,亦遂自匿亡于杨越间。欻然长大。少年任侠纵酒击剑。一旦感悟,即洁身振衣,游名山慕道家绝粒导引。为人沉毅寡语,悠然有远器。甘恶衣食,所至辄闭室。不交人世,虽官尊如刺史者纵求之,末尝有见者。或稍见一揖,遂自引不复与语。予少时识旷于岳麓,其人已老,默默不妄道事。然人多悦其高义而自劝。始予谓旷木讷少文,及游洪井视属辞,彬彬可观。闻其生平愈益信,其有德而有言也。竞死于湘潭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