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周期间,京深穗沪等一线城市的房市集体“遇冷”,这一现象引起了人们广泛关注。这个反常现象的背后凸显了当前房市存在的三大反差,而这些反差折射出的问题更加值得深思。
反差一:交易量持续下滑 房价依旧坚挺
十一期间,京深穗沪等地房市成为消费“井喷”中沦陷的洼地。据北京市房地产交易管理网统计,十一长假期间,北京期房住宅日均成交额仅为94.88套,较今年五一期间住宅日均成交额下降20%以上。
广州市房管局主办的网站阳光家缘数据显示,黄金周里广州楼市平均每天网签124套,成交量尚不足五一期间的三分之一。在深圳,为期5天的深圳秋季房地产交易会仅成交新房567套,不及5月“春交会”的一半。
实际上,黄金周一线城市房市交易量疲态尽显并非突如其来,而是近几个月以来“降温”趋势的延续。如今年3月起上海商品住宅成交量逐月快速上涨,至6月达到219万平方米的高点,随后环比便出现下跌。8月,上海住宅成交量仅为166万平方米,环比下跌14.5%。进入9月,成交量依然继续萎缩。
与交易量连续下滑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房价并未下跌,有些地方还一路攀升至历史高点。记者调查发现,深圳参展“秋交会”的30多个楼盘,几乎都创下片区历史上的最高价。特区内的普通商品房,价格普遍超过2.5万元/平方米,而年初这些地方的房价还在1.8万元/平方米的水平。特区外靠近关口位置的参展楼盘,均价也已达到1.5万元/平方米。
在广州,据中原地产、合富置业等中介有关负责人介绍,部分二手房价格在黄金周期间不但没有下降,反而上调。一些在长假期间积极淘房的市民向记者诉苦,从番禺到增城,从珠江新城到海珠,“楼价基本都在涨”。
在上海,据上海房地产秋季展示会主办方介绍,此次参展楼盘均价在2万元/平方米左右,大大高于去年1.2万元/平方米的均价。
房市中价格坚挺与交易量下滑的反差已经引起广泛关注。中国土地勘测规划研究院地价所所长赵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价格上涨遏制需求导致交易量下跌,本来是正常的市场现象,但当前持续的价涨量跌,其中就可能存在很多投机因素。
“房市利润率较高,很多企业在得到信贷之后不是投资实体经济,而是进入房市追逐利润。”赵松认为,持续的“价涨量跌”必然存在潜伏的危险,国家政策应当注意灵活调控,鼓励更多的信贷资金投入到实体经济中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