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经济和社会学角度看剩女
????我们还看到,这些年,剩女的队伍越来越壮大了。有学者认为,剩女势力大增,可能跟社会转型、价值取向改变、人口结构和女性地位提高等多重因素有关。
????有人认为,剩女越来越多,是因为他们在经济上越来越少地依赖于婚姻和家庭,而开始把婚姻和家庭视为一种责任,如果这样的生活不能带给生活实质性帮助,她们更倾向于自己过。而女权主义的风靡也让社会舆论更支持这种选择,而不是像若干年前那样一味的指责女性的独立。
????同时,现在的剩女都有一定职业经验和经济基础,这也意味着,起码剩女们在经济上不是弱势群体,可以独立生活。随着社会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男性占据优势的身体条件也不再是维持经济相对优势的保障,相反,生产力过剩和全球服务业的崛起为女性就业提供了更多机会。
????其实,在一定程度上,我们的社会和家长们之所以讨论剩女,是和以前对比而来的。如果在农业社会或者改革开放前,女儿不出嫁对家庭来说会是一种耻辱,或至少是加大了家庭生活压力。而且对于女性而言,也会因为缺乏谋生手段,无法离开父母独立生活,而受到同胞兄弟的嫌弃——这主要原因是剩女的存在关系到将来家庭财产分配原则的问题。比如《倾城之恋》里的白流苏,哥哥嫂嫂们介意的不是她留在家里吃住,而是回来分老太太家产的态度。此外,这位熟女还顺手抢了年轻的侄女的相亲对象。
????而现代剩女,一种是与家人分居两个城市,“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的不必受逼婚之苦,乐得逍遥,一种是独生子女,无兄弟姐妹之累,大可安心住在父母家。因为社会转型,中国的家庭结构改变了,以前家庭中的兄弟姐妹们消失了,孩子数量减少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家庭成员之间的亲密程度。由于父母对唯一女儿的关注程度会更高,找个好女婿当然也涉及到日后的养老问题,对女儿配偶的挑选苛刻化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剩女们“剩下”的几率。
????中国第一代的独生子女今年应该正好30岁,阴差阳错赶上了这轮“单身潮”。从人口结构上来说,中国的男女比例在日渐加大,剩女多就意味着剩男更多,不过是剩女大多集中在城市剩男通常在农村。
????而价值观的转变和社会多元化发展的趋势,也使家族成员认为有女剩在家中虽然是问题,但不再涉及耻辱性问题,而且由于这一群体的扩大,家庭成员会自 动把“剩”的期限调长,比如10年前,25岁以上就被称为人成为大龄女青年,现在这个数字至少向后推了3~5年,现在剩女一般指28~30岁以上的未婚女青年,而且这一指标的推后与当地经济的发达程度成正比。有趣的是,现在网络上把25~28岁的小姑娘成为“剩斗士”,28岁以上的女性被成为“必剩客”,虽然有些调侃,但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部分人群现实的心理和生活状况。
????可以说,现代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城市化把人类从体力劳动中释放了出来,依靠头脑生存让两性在社会竞争中的差异性缩小,当女性发现独身的成本和婚姻的成本类似或是更低的时候,她们就可能倾向于选择单身,越来越多的都市适龄人口选择暂时或永久单身,这也造成了经济发达地区的单身女性比例日益增加的现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