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上海市政府针对“钓鱼执法”做出“迅速查明事实,并将调查结果及时公布于众”的回应后,10月18日下午,上海闵行“钓鱼执法”案件当事人张晖的律师郝劲松,用19封邮政特快专递从北京寄往上海18个区县的建设和交通委员会,以及上海市交通行政执法总队,申请信息公开。
最近,“钓鱼执法”在上海“扎堆”,致使舆论哗然。论者热烈讨论“钓鱼执法”的合法性和公正性的同时,也引起了民间的大量猜测:这些年来,上海范围内查获“黑车”多少?罚款收入几多?获得奖励几何?发展“钓钩”几人?这样一大笔资金的上缴多少、使用怎样?其中隐藏着多少猫腻?……可以说,上海的有关政府部门遭受了空前的“信任危机”。
事实上,不仅是上海,“钓鱼执法”这种模式在全国各地普遍存在。其根本原因在于它的背后有巨大的利益链条。律师郝劲松对此的描述是:庞大的处罚金额支撑起了一个畸形的执法平台——执法机关雇佣无业人员假扮“乘客”搭车,“乘客”引诱司机收费并把车引入执法人员设好的埋伏圈,从派出钓铒,设套,埋伏,到抓人,扣车,罚款,一气呵成。
“钓鱼执法”渐成“燎原之势”的同时,却鲜见相关部门和单位主动向公众公开相关信息。这事搁以前,恐怕还可以用所谓“国家秘密”来搪塞。但在《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已经颁布实施,公众的知情权已明确受法律保护的今天,这类信息再跟公众躲猫猫,就难以服众了。
现代社会,公权力遭受信任危机或者说公关危机,并不可怕,也并不少见,因为公权力也会犯错。正所谓知错就改,仍然是个好同志。一般来说,政府在面对这样危机的时候,首先一条就是公布信息,公开真相。真相面前,究竟是为人民执法还是“为人民币执法”,就会一目了然。这事平息事端、掌控危机发展的不二法门。其次,对系列“钓鱼执法”的相关单位和责任人迅速作出处理。根据具体事件的实际情况,该辞职的辞职,该拿下的拿下,该道歉的道歉,该赔偿的赔偿。如此,已然受伤的政府公信力才能得以“修复”。在处理这样的事情上,政府千万不能“护犊子”。
上海市政府“对于采用非正常执法取证手段的行为,一经查实,将严肃查处”的表态干净利落;律师郝劲松申请信息公开的函也已经寄出。按照法律规定,各单位在接到该申请函后,将在15个工作日内应予答复。这对相关部门是一个考验——他们有敢于担当的勇气吗?也是一个机会——消除不良影响、重获公众信任的机会。我们期待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