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钱学森一直思考着一个问题——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
2005年7月29日,病榻上的钱学森向温家宝坦诚建言:“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这是很大的问题。”
为此,他深刻反思现行的教育制度:“现在的学生对知识没有兴趣,老师教到什么程度,学生学到什么程度,这样的教育是不行的,教材不是主要的,主要是教师。”
在钱学森看来,中国的学校,别人说过的才说,没说过的就不敢说,这样是培养不出顶尖帅才的。“你是不是真正的创新,就看是不是敢于研究别人没有研究过的科学前沿问题。人云亦云不是科学精神。”
“今天的大学,能做到这样吗?大家见面客客气气,学术讨论活跃不起来。怎样能够培养创新人才?更不用说大师级人才了。年轻人与老师的观点不一样,就非常难办了,老师甚至不会让学生毕业。”
钱学森经常说:“想到中国长远发展的事情,我忧虑的就是这一点。”
钱学森走了,中国而世界的科学巨人钱学森走了。他留给世界的是宝贵的科学财富。他留给中国的是一颗拳拳的爱国心,是“两弹一星”和航天事业两座丰碑,是大胆探索和科学创新的精神,是艰苦创业、勇于进取、永不言败的精神,是中国科学事业迄今无可比拟的榜样力量。但我深深地感到,钱学森老留给我们最可宝贵的是敢说真话、敢于批评的精神,是对祖国未来发展的忧虑。我觉得,此时此刻深刻反思钱老的诤言,正是我们对这位爱国老人和科学巨擘最好的纪念。
钱老振聋发聩的诤言即使在今天仍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因为其诤言中不仅饱含着他对祖国的爱,不仅体现了他尊重事实、敢说真话、敢于批评的科学作风,更包含了他对祖国现状和未来深深的忧虑。从钱老的诤言中,我们可以读出他在三个方面的忧虑,一是对中国教育体制弊端的忧虑,一是对学生没有创新精神的忧虑,最后一个是对由于没有创新精神将影响中国未来发展的忧虑。
钱老的这三个忧虑其实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即中国教育体制的弊端培养了没有创新精神的接班人,而没有创新精神的民族是没有什么发展后劲的,祖国未来的命运和前途不得不令人忧虑。中国的大学生,中国的年轻人缘何没有创新精神?国人都知道中国教育体制存在着各种弊端,诸如一切围着高考转,一切围着升学率转,及由此而衍生的“填鸭式”教学、死读书读死书、做不完的作业、题海战术、有偿家教、有偿补课等。这些僵硬的教学方式和大量的作业重压,不仅扼杀了孩子的童真,扼杀了孩子好奇心,扼杀了孩子的兴趣爱好,扼杀了他们的探索、创新精神,而且禁锢了他们的思想,戕害了他们的身心,使他们成了地地道道的一架学习“机器”,一个仅供观赏的“花瓶”,一只温顺听话的“绵羊”,一叶随波逐流的“浮萍”,一个人云亦云的“传声筒”,一台反复重复别人的“复印机”,一根脆弱的“豆芽”。
面对这种残酷的现实,更可悲、更令人忧虑的是国人麻木的心态。高等学府明明知道自己培养出来的绝大多数仅仅是贴有一个“大学生”标签的“劳动者”而已,但仍然不思革新,沾沾自喜,乐此不疲,并一个劲地拼命扩大规模,其结果只能是“出炉”更多的“劳动者”。我们的中小学教育,我们的家长也同样麻木,学校为了升学率拼命向学生灌输升学“理想”,家长则为了孩子有个好工作而不停地进行“前途”教育,什么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和我们学校、家长有啥关系?!我想钱老真正的忧虑恐怕正在于国人对教育体制的麻木,所以才在总理面前一针见血地批评了种种教育弊端,并毫不讳言地表达了自己对祖国未来前途和命运的忧虑。问题是我们何时才能化忧虑为改革的动力,何时才能真正拿起手术刀割除现行教育体制中的种种弊端呢?我们由衷地期待着改革的春风尽快吹遍教育界,倡导严谨而活跃的学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和能力,如是,我们的国家才有希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才有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