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时期,消化吸收功能减退,内分泌功能失调,新陈代谢过程减弱,机体抵抗力降低,免疫功能减弱等,这些生理活动的改变,决定了他们对营养需要的特殊要求。
老年人的各个内脏系统均有不同程度的衰老。就消化功能的改变来说,首先是牙齿的脱落,影响到咀嚼和消化;其次是味觉功能减退,因此喜爱嫩软的食物,同时唾液、胃酸和消化酶分泌减少,而导致食欲都较差;加上胃的运动功能减退,蠕动减少,肌肉萎缩,故胃的消化排空较慢,易于发生胃扩张。又因食糜滞留易在胃发酵,当发酵的食物进入肠管时,发酵产生的气体会使结肠充气,则容易在腹部两侧发生疼痛;食糜在升结肠以后通过更慢,故有时在横结肠处可触及粪块。老年人直肠肌肉亦常萎缩,张力减退,故易出现便秘,也易脱肛。中医认为人体的消化、吸收功能与脾胃的运化和受纳有关,因老年人的气血不足,牌运不健,纳化功能较差,易发生纳呆、饱胀、大便失常(腹泻或便秘)等症,在体形上易出现胖而不实或肌肤失儒而虚赢。
老年人随年龄的增长,每日需要的营养物质、热量相应降低,相对要求量少而质精,其特点有几方面:
(1)热量。老年人的基础代谢一般比成年人降低10%~15%左右;又因为老年人体力活动减少,相应热量消耗也降低,故老年人膳食中的热量也相对减少,大约相当于青年人总量的80%。60岁以上的老年人每日能量可按每公斤体重32~36千卡计算,一般来说每天有1500—2000千卡热量,就可满足需要了。过剩的热量营养常是造成老人肥胖的重要原因。而肥胖对老人的健康是非常不利的,老年人常见的高脂血症、动脉硬化症、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的发病都与肥胖有着密切的关系。
(2)蛋白质。蛋白质在老年人的营养上是非常重要的。以蛋白质的量来说,老年人每天供给的量一般为每公斤体重1克,这一标准虽然并不比青年人增加,但因老人代谢降低,所以实际上也已足够了。如果老年人蛋白质的摄人量每公斤体重少于0.7克的话,就可能发生负平衡,对老年人健康不利,会促进衰老过程;而过多的蛋白质将会加重肝、肾的负担,增加体内的余氮量。对老年人来说,蛋白质除了要保证数量外,更重要的是保证其质量。蛋白质是由氨基酸组成的,目前已知人体蛋白质中有有10种人体不能合成而必须靠食物来提供的氨基酸,能供应这些氨基酸的蛋白质叫做完全蛋白质;而且各种食物所含蛋白质的利用率也不同,利用率又叫生物价,生物价高的蛋白质营养价值就高,这种蛋白质应占老年人摄取蛋白质总量的50%以上,如鱼类、乳类、豆类、肉类都是质量较高的完全蛋白质,所以老年人应当经常食用这些食品。另外,老年人多进食植物蛋白比动物蛋白有利。
(3)碳水化合物。以我国的饮食习惯来说,它主要来自大米、小麦等粮食中的淀粉。对老年人来说,果糖相对比较适宜,因为它能比较迅速地转化为氨基酸,而转变为脂肪的可能性却比葡萄糖等小。所以在老年人的饮食中,可供给一部分含有果糖的碳水化合物,如蔗糖、蜂蜜、某些糖果等。肥胖者及冠心病者老年人需注意限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
(4)脂肪。老年人体内脂肪组织随年龄而逐渐增加,因为过多的脂肪不但不利于心血管和肝脏,而且对其较虚弱的消化功能也是一种不利因素,故脂肪的摄入量一定要有所节制,可根据总热量的17%~20%供给。我国的饮食习惯中,吃植物的人较多,对健康较为有益,特别是菜油中绝大部分是不饱和脂肪酸,其他如花生油、豆油、玉米油等植物油,也对身体较为有利。
(5)矿物质和水。老年人的饮食中须保证钙和铁的含量,由于他们胃酸分泌减少,常会影响到铁和钙的吸收,易造成贫血、骨质疏松等情况,故平时要选择一些富含钙质而又较容易吸收的食物,以豆类、豆制品、奶类、奶制品等为佳;同时,也要补充含铁的食物。老年人对盐分一般并不缺少,钠的需要量在1天0.5克左右即可,所以食盐的摄入量每天只需2~3克,若过量则对健康不利。老年人常缺碘,故应适当多吃一些海带、海蜇、紫菜一类海产品。此外老年人还应该每天有一定量的饮水,因为老年人的结肠、直肠的肌肉萎缩而致排便能力较差,以及肠道粘液分泌量少,所以给予一定的水分是必需的。
(6)维生素。老人的消化和代谢功能下降,会影响维生素的利用,故在老年人的饮食中,维生素的供给要充足,足够的维生素饮食(如蔬菜、水果、肉类等都具有比较丰富的维生素,但因老年人消化功能减退,所以对这些食品的烹调和加工时,可制成果汁、菜泥、肉糜等形式食用),可增强老年人的抵抗力,促进食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