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媒体广泛关注的“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终于有了结果。一直以来,任何具有开创性制度方案的出台,公众最集中的关注点就在其信用保障上。如何防止灰色交易,如何真正做到平等与公正,这种“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又与先前的多种保送政策如何协调,有无实际性区别。
但是,在公众一路质疑下来之后,却发现一个基本的事实被忽略了:我们竟然不知道审核的内容、标准、方式是什么。我们只知道北大自主招生专家委员会“根据中学的办学条件、生源质量等因素”考虑申请报名的中学有无资质,但这些因素要到一种什么样的程度、等级却无从知晓。此外,依据“中学校长所推荐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面试,那么这个具体情况是什么样的呢?
可以说,没有对于审核内容、标准全面细致化的公布,没有对于此项政策相配套的权威解释,我们又如何知道它不会为灰色交易提供空间呢?而公正、透明更无从谈起。随之而来的是,到底什么样的学生才会被中学校长相中,才会被北大纳入面试环节?
推荐,既然是一种破格政策,我们就应该知道政策背后的理念是什么,是一种什么样的价值评判标准在主导着这个破格之举。如果还是选拔成绩好的学生,那实际上除了保证了他们有更好大学上之外,并没有实质的新内涵;要是选拔偏才、怪才、不世之才,那么就更要拿出来服人的理由来,否则其政策的信用基础将会丧失。
这种决定诸多考生命运的政策,在审核的内容、标准、方式上应当达到基本的社会共识,并要求社会的力量介入到监督程序中来。可以说,没有达成社会共识的审核,是一种单方面的自娱自乐,其政策的信用难得保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