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喝中药怎样才能不苦
良药苦口利于病,人人皆知。问题是,有的药实在是苦不堪言,难以喝下。有时候,有的病又不得不连服多帖,有些人真的是皱着眉头,含着眼泪吞服。中医专家总结出中药祛苦六法,可以让中药比较容易入口。
①掌握服药时间 在一天24小时内,机体有两个吸收药物的“黄金时期”,一个在上午8时至10时,一个在下午2时至3时。苦味中药可在饭后上述时间内服用。
②掌握药液温度 中药的服用讲究“寒者热之,热者寒之”。但苦味中药的服用不可拘泥此道。有关专家研究证实,舌头对37℃以上的温度更为敏感,因此,苦昧中药汤液的温度应控制在15 ℃ 至37 ℃ o
③掌握含、咽部位 研究表明,人的苦味感受器主要集中在舌头的前半部,以舌尖最为突出。因此,药液入口后,最好迅速含贮于舌根部,自然咽下,也可用汤匙直接将药液送至舌根顺势咽下。
④掌握服药速度 药液在口中停留的时间越长,感觉味道越苦,因此苦味中药的服用力求干净利落,转瞬即逝。
⑤服药后喝适量温开水 这样既有利于胃肠道对药液吸收,又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药液的苦味。
⑥添加调味品 在苦味药液中加入蜂蜜、蔗糖等,但对黄连、龙胆草之类,尽量少用或不用调味品。若有必要可酌配甘草、大枣之类调和。
26、中药名相近 药效却不同
赤芍与白芍 赤芍味苦性寒,有泻火凉血、化瘀止痛之效,主要用于血热、肝火引起的吐血、经闭诸症。白芍味苦性寒,有养血敛阴、柔肝之痛之效,用于肝血不足、肝阳亏损引起的头晕、月经不调等症。
石决明与草决明 两药均有清肝热、明目退翳之作用。石决明在清肝热的同时又有滋养肝阳之作用,对肝虚血少、视物不清者有较好的效果。草决明长于清泻肝胆实火而明目,故对肝胆郁热、目赤肿痛者较为常用。
苍术与白术 两者均有燥湿健脾作用。白术苦甘性缓,补多于散,长于补脾气。苍术行散力强,长于祛风湿、燥湿健脾。
浮小麦与小麦 两者均有益气养心及除热之功能。浮小麦善走表出,止虚汗退浮热效果较佳。小麦清心烦之力胜,为治疗心脏疾病之良药。
麻黄与牛黄 麻黄,又名川麻黄,本品为多年生草本植物,性味温、辛、苦,有发汗、止喘、利水、消肿之功效。牛黄性味凉、苦、甘,有清热解毒之功效,用于治疗高热及急性传染病。
紫河车和草河车 紫河车,又名胎盘,为健康产妇的胎盘,性味甘、咸、温,有补气、养血、益精之功效。草河车,又名蚤休,为百合科植物,性味苦、寒,有清热解毒、镇惊、止痛之功效。
狗脊和枸杞 狗脊,又名金毛狗脊,为蚌壳蕨科植物,性昧苦、甘、温,有滋补肝、强筋、祛风湿之功效。枸杞,又名杞果,本品为茄科植物成熟的果实,性味甘、平,有良好的滋补肝肾、益精明目之功效。
半边莲和半枝莲 半边莲,又名急解索,本品为桔梗科植物,性味辛、平,有清热解毒、利尿沙肿之功效。半枝莲,又名韩信草,为唇形科一年生草本植物,性味微苦、凉,有活血祛瘀、利水消肿之功效。
此外,还有一些容易相混的药名,请购买时仔细分辨,以防误用,如人参、消参、常参、玄参、红参、丹参和苦参;黄连、黄精、黄柏、黄芩和黄芪;五味子和五倍子;枳实与枳壳;天门冬与麦门冬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