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应该考虑得更多更远,比如提醒热心的市民救人前保持清醒,建议相关政府部门加强面向民间的救援知识培训等。
????看了7月10日《西江都市报》的报道,笔者和许多网友和读者一样,对60岁的泳友杨森见义勇为救起落水者的事迹深为敬佩。但透过见义勇为的光环,笔者认为这样的行为背后隐藏了一些忧患,值得我们关注和警醒。
????首先,是见义勇为者的救援水平问题。救落水者非同一般搀扶、推车等助人之举,救援者如果不掌握一定的救人知识,很可能救人未果反搭上自己性命。前后几次,杨伯用“江湖经验”成功救了三名落水者,用的是运气,而不是专业救援知识。正如杨伯对记者提起2010年救人的经历时说,他在救起两个成年人时几近力尽,也在救人时伤了肌肉以至从此再不能尽全力游泳。也许大家在赞扬杨伯救人义举的同时,不妨设想一下:如果杨伯是你的家人,你还会鼓励他去冒这个险吗?
????当然,我们不是劝大家看到别人遇险时都袖手旁观,紧急关头伸出援手始终是这个时代的精神需求。人是要救,但须得法。每个人都有可能像杨伯一样遇到危险事件的发生,平时掌握一些救援知识就很有必要。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的政府部门已经有所行动。今年4月22日,市文明办、应急办、红十字会、体育局和游泳协会、冬泳协会等在游泳场联合举办了365体育官网市互助式群众性(水上救生和陆上救护)应急救护培训观摩活动培训班。由专业救援人士向广大市民与游泳爱好者、志愿者200多人展示现场救援演习,使市民和游泳爱好者懂得在突发事件中的基本急救常识和自救、互救的能力,提高市民的防范意识。
????这就是一项很“实用”也很有意义的活动,多组织这样面向社会公众的活动,尤其针对经常在江边游泳的游泳爱好者,让他们多掌握一些救生知识,在意外发生时不但可以救人,也保护了杨伯这样的热心人的自身安全。
????保护好自己再去救人,才是新时代所提倡的见义勇为精神。
????其次,是落水者的避险监护问题。“我们不在时,谁来救人?”带有这个疑问不仅仅是杨伯。据悉,在杨伯2010年救人的次日,就有落水者在附近溺水身亡。
????为何学生假期总是儿童落水事故的多发期,更多时候是因为儿童缺乏家长监管。诚然,我们的社会还有许多监管上的不足,但回过头来想想:孩子们最直接最有效的监护人,都看好、管好和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了吗?去年发生的小悦悦事件和近期发生在各地的儿童挂吊防盗网的事件,无不显示出家长监护的漏洞。此漏洞不补,再多的杨伯也无法帮家长守护好孩子,再多的见义勇为也无法阻止孩子探往河水的好奇脚步。
????所以,在白发泳者救人义举的光环背后,我们应该考虑得更多更远,比如提醒热心的市民救人前保持清醒,建议相关政府部门加强面向民间的救援知识培训,以及宣传教育家长们注意对假期期间孩子的监护等。
????这样,杨伯的担忧才有解答,其助人的意义才有积极的延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