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体育官网

首页 新闻 问政 专题 论坛 汽车 楼市 家装 理财 饮食 旅游 ENGLISH
 
您的位置:365体育官网零距离网>> 首页图片新闻>>正文
         高级搜索
重阳节·记者体验
重阳节话养老

    2013-10-13 16:18    作者:    来源:西江都市报

重阳节到来之前,本报多名记者进入365体育官网部分养老机构,体验一线护工的工作,了解老人的生存状态及内心的真实想法,并推出以下专题报道,意在探讨时下老人的养老现状,寻求破解之道。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又是一年重阳佳节,在为老年人欢度佳节的同时,我们也在对老龄化社会带来的问题做更深层次的思考。老年人是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需要尊重、理解、关心和帮助。如何使他们的晚年生活更祥和、更幸福、实现老有所养,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问题。

当和他们聊起子女的话题时,老人竟突然伤心流泪

看似坚强实则脆弱

记者杨珊(右)与大家一起进行大扫除。 戴维/摄

西江都市报记者 杨珊 见习记者 戴维 /文

在香港电影《桃姐》中,服侍过罗家老少五代人的家佣桃姐突患中风,少爷罗杰与她虽情比母子却无暇照顾,只能把桃姐送进老人院。

现实生活中,桃姐或许是入住养老院里的老人的缩影,看似独立坚强,但却比任何人都需要关心与爱护。重阳节之前,本报记者到365体育官网市社会福利院,对这些老人进行深入的了解。

百感交集的聊天

9月27日上午,记者走进了365体育官网市社会福利院。这里环境清幽宁静,一些老年人正拄着拐杖在楼道里散步。

老人居住的老年养护楼里设有单人间和双人间,这些房间不但没有异味,还十分干净明亮。记者注意到几乎每个老人的床边都配有一张中间凿空的椅子,“这是为了让他们大小便更加方便,”市福利院黎敏静主任介绍。

当记者打算先熟悉一下老人们的情况时,黎主任却说道:“专业技能不是最重要的,关键的是在交流中一定要尊重他们,关心他们,他们自然会把你当成家人对待。”

“小黎,你好久没来看我啦!”“刘婆婆,我昨天才来,你又忘记啦!”在92岁孤寡老人刘熙群的房间里,黎敏静双手拥着刘婆婆,嘴巴贴近老人家耳边,亲昵地跟她聊天。“这里的老人大多数耳朵都不太好使,所以我们习惯了用这种方式与他们交流。”黎敏静笑着解释。

刘婆婆今年虽然已经92岁,但思维清晰,生活上基本能自理。在她所住的单人间里,床铺被褥收拾得干净整洁。记者随后效仿黎敏静,跟刘婆婆交流起来。“我跟我老伴一起住进来的,住了快20年,现在他已经不在了,我也从头发黑住到头发白了。”刘婆婆紧紧握住记者的手,细细诉说着她记忆中的往事,从以前从事的工作,到今年的中秋节怎么过。记者认真地应答着,心里却是百感交集。

对养老院的老人来说,有家属常来探望是特别受人羡慕的事。刚入住不久的胡伯,因为女儿每晚都会带送来一些“自家菜”,所以胡伯每天总习惯将饭留到女儿来了才吃。

不愿触碰的话题

记者体验当天,恰逢两位理发师到福利院为老人免费剪头发。这时记者便陪着等候的老人闲聊,其中一位行动缓慢但眼神一直关注着屋内动静的老伯引起了记者的注意。“他叫黄生,女儿现在在桂林工作,就他自己一个留在365体育官网。”黎主任介绍。

黄伯在2011年刚入住福利院时,曾吵着要搬出去,后来女儿拗不过,带着他一起去了桂林,“在那边住了两个月,他又搬了回来,还把在365体育官网的房子卖了,直接把福利院当成家。”据一些护工透露,当老人们聚在公共休息室里聊天时,黄伯曾提到“这里人多,好啊”。

在与黄伯交流中,记者聊到了他的子女。这时黄伯的眼里突然涌出泪水——这顿时令记者手足无措,黎主任见状马上迎上来,用手轻拍着老人的背,温柔地安抚他。“每个老人都有不能触碰的话题,一说就伤心。”黎敏静低语。

当听到黎主任的声音后,黄伯很快平静下来,眼里透露出像孩子信赖父母似的神情。其实老年人年纪越大就越像小孩,获得了他们的信任,他们就会把你当成可以依靠的对象——这是记者此刻最深的感受。

平日,一些爱心志愿者常常到养老院看望老年人。“有些老人很喜欢跟年轻人聊天,也有部分老人不善言辞。假如志愿者过于关注比较外向的老人,那么就很可能让那些内向的老人感到难过。”黎敏静说。不难发现,养老院里的每个老人,内心深处都渴望得到关注——即便他们没有明确表达,但他们心里的期望依然强烈。

自力更生的理念

“阿东,来帮我把这张床搬起来。”“阿波,别偷懒,快跟大家一起扫地。”当天下午3点,养老院里唯一的男护工伍剑锋正在带领大家进行大扫除。

阿东今年50多岁,阿波则是20多岁的小伙子,虽然两人都患有智力障碍,行动时肢体不太协调,但他们却是伍师傅的“得力助手”。

在洒满清洁剂的大房间里,记者和他们一起用扫把使劲搓洗地面。看到记者与他们一起干活,他们都感到好奇,还露出得意的笑容,提醒记者:“扫把要竖着刷才能刷得更干净!”

“我们一直对他们说要自力更生,只要他有这个能力,就一定督促他做好。”伍师傅说。看着阿东和阿波熟练地擦窗、拖地,很难想象,伍师傅和其他护工花了整整一年时间才教会他们这些技能。

记者发现,“自力更生”的理念影响着很多在这里生活的老年人。自己整理床铺、动手清洗衣物甚至互相帮助,这样的情景在养老院里随处可见。

因为担心老人们经常不活动对身心无益,所以护工们都鼓励老人做些轻松的事情,比如自己洗澡、收拾床铺等。“希望通过劳动,让他们始终保持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

在一天的体验中,记者最常听到老人们说的一句话就是“这里很好,什么都不用操心”。然而,言语交流间,记者却体会到,在他们心灵深处,需要的绝不仅仅是身体的照顾。

?

这里的老人在细心照料他们的护工身上,找回了一些慰藉

孤独心灵渴望呵护

记者喂老人吃东西。秦维舟供图

????见习记者 秦维舟/文

????清晨,当阳光爬过树梢,洒在静谧的365体育官网市福利院的庭院的时候,护工霍玲就已开始了她一天繁忙的工作。

????作为福利院里的护工,她们与老人们没有亲缘关系,可是她们悉心照顾老人们的饮食起居,用心呵护老人们的孤独心灵,与老人们之间建立起了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关系。

????9月30日,本报记者来到365体育官网市社会福利院,亲身体验护工工作的艰辛与欣慰,并试图了解住在这里的老人的内心需求。

????细心满足各种诉求

????护工霍玲每天的工作都是从热情与老人们打招呼开始的。“您昨晚睡得好吗?”“您昨晚起了几遍夜啊?”每碰到一个人,霍玲都知道他们需要什么样的关心。

????记者到达市福利院是当天上午九点,而霍玲已完成了早班交接,在给一个婆婆洗澡了。在工作间隙,霍玲告诉记者,每天清晨,工作的第一件事就是各处巡房。询问老人们睡得好不好、冷不冷,当然还包括倒尿壶。听到这里,看记者皱一下眉头,霍玲笑说,“这也是工作”。

????正在洗澡的婆婆是个盲人。给婆婆洗完澡,霍玲让记者和她一起牵着老人的手,缓缓地走向卧室。老人的手凉凉的,但脸上的笑容却暖暖的。霍玲边走边轻声说,“就快走到了,再等等就快吃午饭啦。”将婆婆安顿在卧室后,霍玲直奔向电梯,记者跟着她一路小跑。霍玲说,现在到了部分老人进流食时间,她得过去拿粥。一圈忙回来,记者看到霍玲从九点到现在一口水都没喝。霍玲说她已经习惯了,“每到中午休息的时候才会拿着水壶猛灌。”

????11点30分,午餐时间准备到了。楼道里热闹起来,老人们纷纷走出房间,在走廊里交谈,晒太阳,等着吃午餐。霍玲手脚利落地拿着盘子从餐盘里盛饭、舀菜,每份饭菜都荤素搭配,菜量均匀。记者手忙脚乱地帮着忙,霍玲在旁边指点,“有份菜不要肉末要鱼”,“拿一份烂饭给孙婆婆吃”。分完饭,霍玲走进房间给孙婆婆喂饭。看着记者跃跃欲试的样子,霍玲让记者给一位老婆婆喂饭。

????看到记者来喂饭,老婆婆很高兴。记者就着勺子的大小舀了饭准备喂食,霍玲却在旁边喊,“分量太多了,小心呛着!”记者减少了每口饭的分量继续喂,老婆婆吃得很高兴。喂完一碗饭,记者用了十来分钟。霍玲告诉记者,这栋楼里有5个老人需要喂饭,有3个老人需要喂粥,每天两顿,没人帮忙时一天她要为老人喂食16次。

????老人把护工当亲人看

????人常说“老人变小孩”,这点在市福利院的老人身上体现得特别明显。他们会为一点小物品而闹别扭,也会因为一点小事不顺心就大发脾气。霍玲在工作中经常碰到这些情况。她告诉记者,院内护工少,有时候照顾不到,有的老人要什么东西没及时送去,要是碰上老人心情不好,有的老人就会破口大骂。“不管他们骂多难听,我们都不会还嘴。”还有的老人不想呆在福利院,就故意刁难护工以图出去。但是不管出于哪种心理,霍玲说,她都能理解,更不会顶嘴让老人们不开心。

????霍玲的尽心尽力终究还是获得了回报。在福利院里,许多老人看见霍玲就眉开眼笑,这其中包括了曾经把霍玲骂到哭的老人。霍玲告诉记者,当年她休产假,有个刘婆婆愣是从自己零花钱里给她省出红包,揣在身边10天,只为等着见着她时塞给她。而有位于婆婆,每到“六一”节都会给霍玲的女儿准备礼物,哪怕只是小小的一袋糖果,一包饼干。“这都是老人们的心意。”霍玲说:“我心疼他们,他们就会把我当亲人看。”

????记者与霍玲一起和老人们聊天时,看到不少老人都亲昵拉着霍玲的手不放,用祖父母般的眼神看着霍玲。此时,记者明白了霍玲说的“亲人一般的感觉”。

????福利院里的护工是要融入自己对被护理对象的感情才能做好的工作,她们用自己的爱心与耐心呵护着每一个渴望关怀的老人。在女子无法在身旁照顾的情况下,老人们在细心照料他们的护工身上,多少找回了一些内心的慰藉。

?

????记者与护工们一起工作,倾听老人们用岁月谱写的絮语

????爱心让人卸下“心墙”

陈伯开心地高歌一曲,记者在旁忍不住拍手称赞。 纪荣兰/摄

????西江都市报记者 梁燕如/文

????上乘敬老院位于365体育官网桂林路34号,外观是一幢河东老城区常见的老式楼房,门庭开阔,是一家民办养老机构。重阳节前,记者来到上乘敬老院,与护工们一起工作,学着走进老人的内心,听一听他们用岁月谱写的絮语。

????“老小孩”需要更多关爱

????9月28日上午,记者来到上乘敬老院时,只见院门前数棵大树正飘落一地黄叶。一位坐着轮椅的老人出神地看着地上转着圈的叶子。

????随着着上乘敬老院副院长刘伟光带领下,记者见到了护工黎叔。刘副院长说:“黎叔是我们院里数一数二的‘心理专家’,能把脾气古怪的老人照顾得妥妥帖帖。”

????记者跟随黎叔走进敬老院三楼大厅里。只见一位年约50岁的男人瘫坐在椅子上,他因中风后遗症不能自理而入住敬老院。在而在长长的走廊里,坐着一位双目失明的老人,他微张的双目一直努力地朝着窗外“看”。其中一间房内不时传出细碎声响,一位用双膝匍匐移动的老人,喃喃地说着外人听不明白的话语。在三楼,还住着一位让人操心的“老小孩”——今年90高龄的陈伯。陈伯的脾气有点怪,用刘副院长的话说,就是“高兴时,会唱歌给你听。不高兴时,见到谁都骂。有时,突然就哭起来。”

????“你是做什么的!”这是陈伯见到记者时说的第一句话。他的语气中带着烦躁和不安,问话声在安静的屋子里显得突兀而刺耳。

????黎叔见状,赶紧走到陈伯身边,轻拍老人的背部,慢慢安抚他。据了解,陈伯的儿子早年因意外离世,儿媳妇带着孙子离家重新生活,老伴离世后,陈伯便从此独居。后来,儿媳妇把他送进敬老院,只是偶尔上门探望。许是因为亲人常年不在身边,陈伯缺乏安全感,也为自己筑起了一道“防护墙”。为了卸下陈伯的“防护墙”,长年照顾他的黎叔付出了无限爱心和耐心。

????走进老人内心需技巧

????黎叔名叫黎耀光,今年约60岁,从2005年开始从事护工工作,在照顾老人方面颇有心得。他就是老人们的保姆兼知心好友,老人们都特别依赖和信任他。黎叔说,一看到八九十岁的老人无人照顾,吃不好穿不暖,他的心里就难受,觉得他的职责就是全心全意为敬老院的老人服务。

????黎叔特别擅长根据老人的心理和老人聊天。也只有他,才能让“怪老头”陈伯平静下来。

????有一次,陈伯闹脾气,硬要黎叔送他回家。黎叔耐心劝陈伯说,自己以前和他是邻居,因为这里环境好,空气好,房子也很大,自己就搬过来和他继续做邻居,这番话让陈大爷又高兴起来。“哄老人其实也像哄小朋友一样,要让他心里舒服他才不闹别扭”黎叔说。

????当然,刚开始干护工的时候,黎叔遇到有的老人把屎尿拉在床上,他要亲手去整理收拾,心里还是有点不乐意。后来,看到老人们无人照顾很可怜,不禁同情起他们来,开始真心实意地去关怀、帮助每一位老人。

????黎叔早上的工作包括帮老人洗澡,洗衣服,然后拖地,晾衣服。记者陪着黎叔晾晒好老人衣服后,尝试跟着黎叔陪老人聊天。

????只见黎叔亲昵地和陈伯拉起家常,谈起陈伯年轻时候的“威水史”,陈伯眼睛发亮;说到陈伯爱唱的歌,陈伯脸上略显羞涩;说起陈伯爱吃的菜,陈伯又滔滔不绝……

????记者认真听着,以为已经总结到一点与陈伯交流的窍门。然后,记者坐到老人身边,试图与他聊天。

????“你是哪里的!”看到记者靠近,陈伯马上警惕地问。黎叔连忙接话:“她也是你邻居,住在你隔壁街。”黎叔的“善意谎言”奏了效,陈伯卸下防备,打开了话匣子。

????渐渐地,老人和记者熟络起来。知道记者姓梁,老人说到自己离世多年的老伴也姓梁,想起夫妻两人相互扶持的日子,他的话语中带着深深眷恋。最后,陈伯还向记者道歉,“不好意思,我一开始太大声和你说话了……”此时,陈伯已经把记者当成了熟人。

????细致耐心是基本准则

????当听到记者要帮他剪指甲,陈伯一脸高兴。

????“帮老人剪指甲有三准则,一是试探,二是询问,三是细致。”刘副院长叮嘱说。因为陈伯的指甲较硬较厚,记者挑选了一把大号指甲剪。按照“三准”原则,记者试探着朝指甲剪下去,看到老人没有缩手,估计力度合适,就用力剪断指甲。很快,记者就把陈伯的指甲修剪到合适长度,随后用锉子将指甲磨圆滑。一番工作下来,记者的细致得到陈伯肯定。记者埋头剪指甲时,老人开心地唱起了革命歌曲。高兴之余的陈伯,到吃午饭时还拿着热腾腾的饭菜招呼记者一起吃。

????在敬老人院里,除了剪指甲外,帮老人叠被子也是护工们的日常工作之一。刘副院长说,“叠老人的被子、衣服,以方便老人拿取为原则。”90岁的黎婆婆视力不好,被子常被扯乱。为让老人上床就能拿到被子,记者将老人的被子折成简单的“三叠式”放到床靠墙的地方。随后,拉直、铺平垫被,摆正枕头的位置,将老人常穿的衣服折叠整齐放在床头。对于护工来说,平时还要经常巡房,看到老人有需要就“应声而来”。

????“照顾老人得时刻带着家人般的关爱。”在记者体验过程中,刘副院长一直强调。所以,当记者看到80多岁的游婆婆想搭电梯从一楼回到五楼的房间时,记者马上跟进电梯陪伴,希望她在短短的电梯搭乘时间里感到安全、不孤单。

?

????每个人都会老去,不管在物质上还是精神上,年轻人应多关心和体谅老人

????需要照顾更需关爱

姚婆婆把手伸出来给记者扶着,自己用力坐起来。梁燕如/摄

????西江都市报记者 纪荣兰 /文

????每个人有一天都会老去,需要别人的关心和照顾。感同身受,年轻人应多关心和体谅老人,不管在物质上还是精神上都应该给予老人最好的照顾和关怀,让老人得以安度晚年。为了更深入了解住在敬老院里的老年人的心理世界和生活,9月28日,本报记者到365体育官网的上乘敬老院,体验护工的日常工作。

????悉心照料换来信赖

????据敬老院负责人刘伟光介绍,该敬老院现有护工15名,入住养老人员70余人。刘院长说,院内部分老人身体比较硬朗,他们在生活上基本能自理,平时还能帮院里护工做一些杂务。而部分老人患病,需要长期打针吃药,严重者还需要定期做透析,需要护工全天候护理。有的老人整天卧床,大小便失禁,但却很坚强自律,但有的老人却喜欢耍点怪脾气,这就要护工们细心开导照顾。对于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护工们要每天为他们洗脸、刷牙、洗澡、换纸尿片,协助他们上厕所、换洗衣服,还要一天多次喂饭。据刘院长介绍,敬老院的护工们很敬业,对老人们很有爱心、耐心。有些护工还对老人家进行心理辅导,常常与老人交流,和老人的关系像亲人一样。

????体验当天,记者跟随的护工是施叔。他到上乘敬老院上班才一个多月,刚开始接触护理工作的他坦言,“一开始,确实要克服很多心理障碍。”

????想起刚到岗的日子,施叔眉头稍稍皱了一下,“气味太难闻了。”当时,施叔要照顾部分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为老人处理粪便是令他较头痛的事。

????“你是怎么坚持下来的?”记者不解地问。施叔笑着回答:“坚持不下去,就没有饭吃了。”尽管施叔嘴上说不辞职是因为生活所迫,随着工作逐渐上手,老人开始依赖和信任他,施叔愈发敬业乐业。

????一位96岁的老婆婆因行动不便常年卧床,施叔把她当亲人般照看。施叔力气较大,当老人要起床时,施叔能较轻松地把老婆婆抱起。老婆婆一按呼叫铃,无论什么时候,施叔只要在岗,都会马上到她床头,耐心询问她需要什么帮助。正是因为施叔的尽职尽责,老人也慢慢信赖施叔。“现在,老婆婆对我很信任。”施叔一脸欣慰地说。

????了解需求服侍妥当

????体验活动当天的中午饭时间,记者协助施叔把椅子和餐桌摆好,把老人们的饭菜端过来,在施叔的提示下,针对各个老人的情况分配不同的饭菜。施叔说,身体好的老人吃饭喝粥,身体不好又偏食的老人则要吃瘦肉面条。把老人们一一搀扶餐桌旁后,一些老人开始吃饭,而记者则开始帮助不能自理的老人进食。

????黎秀芳婆婆今年90岁。她身体不好,眼睛因患疾视物不清。因为不爱吃饭,也不愿别人喂她吃饭,所以营养跟不上来,经常手脚冰冷。

????记者尝试着鼓励黎婆婆,“婆婆你吃了面条才有力气,才能自己到楼下散步啊。”然后,记者用筷子把面条绞成一小团,轻轻放进黎婆婆嘴里。但黎婆婆刚吃了两口就说饱了,并把嘴里的面条吐出来。记者在说些笑话逗她开心后,竟然成功地让她吃完了大半碗瘦肉面条,虽然花了很长时间,但是记者感到由衷的高兴。

????另一位姚婆婆今年70岁,因为摔倒中风后导致下肢和左手不便利。当她要上厕所时,需要人把她从床上搀扶起来。施叔告诉记者,帮老人翻身起床,既是要讲力气也要讲技巧。得先搂着老人的腰,再拉着老人的手巧妙发力,就能让老人翻身起来。说来轻巧,做起来并不容易。

????但是到记者上场时,无论怎么鼓励,姚婆婆都不肯起来。经过耐心劝导,姚婆婆终于把手伸出来给记者扶着坐了起来。记者和施叔一起把她扶到特制的便椅上坐好开始方便,然后再把她扶回床上躺好。在这个过程中,姚婆婆不时闹着小脾气,在施叔和记者的不断安抚下才平复下来。

????一番体验下来,记者感到,当好一名护工真不容易。正如当护工还不满两个月的施叔所说,只有不断学习更多的护理技巧,才能充分了解老人的需要,才能将老人服侍得更妥当。

????记者采访结束时,说起“不听话”的老人,施叔还是显得有点无奈。“有的老人吃饭较慢,有的老人挑剔护工,有的老人脾气较大……”但施叔说,会多向同事学习、请教,自己学着总结不同老人的脾气特点和生活需要,因人而异实施护理,才能把工作做好。

编辑:钟笑莹 黄东莹    


《365体育官网快报》本地新闻早知道  365体育官网第一手机新闻资讯平台
订阅方式:移动用户发送by10658714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