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黄的本子见证这份温暖的传递。黄先生(左)会不定期记录送达爱心物资的时间、数量等信息。本报记者 高云/摄
????西江都市报记者 高云 见习记者 吴艳虹 文
????在365体育官网,有这样一位爱心人士,连续九年为素不相识的社区困难群众捐赠大米、花生油、面条等物资。她到底是谁?
????在数个受惠社区的工作人员指引下,记者联系上了为这位爱心人士传递爱心的粮油杂货店老板。
????坚持九年向社区捐油送米
????7月29日,记者来到了金俊粮油杂货店。这个坐落在新兴菜市场旁的杂货店,常年顾客盈门。从岑溪来的黄老板在此经营了十五年,目及不少人情冷暖。说起这位爱心人士的善举,他连连点头称赞,“原来社会上真有这样的好人。”
????黄老板依稀记得第一次与这位爱心人士见面的情景——那是2006年11月的一天,一位女士走进黄老板的店铺,望了望店里的货物,和他攀谈起来。她先是问了一些普通的问题,如经营生意的年长、商品的进货渠道等等,黄老板也都一一回答。
????“我想买一些油和米捐给社区的困难群众,尽己所能。你能送货上门吗?”
????黄老板没有多想,“这是好事呀,可以、可以。”第一笔交易也就这样做成了。
????让黄老板感到意外的是,这只是一个开始。因为在往后的九年时间里,这位女士都坚持来这里购买粮油,并委托黄老板将这些物资送到不同社区。“前几年,她大概在11月的时候过来一趟。最近几年,她大概年中来一次、年末来一次。”黄老板说,这位女士每次购买的大米、食用油、面条等物品,少则花费500元,多则花费1000多元。
????提前预约让社区“放心”
????匿名送来的爱心物资,难免会让人产生疑虑,如何消除不信任感?爱心人士的一句“尽己所能”,在黄老板的心里烙下了印记,使得这位爱心传递者也越来越“专业”。
????头一回,黄老板接到订单后,兴冲冲地开着摩托车来到社区,却吃了个“闭门羹”。“你是哪里的,在哪儿做生意?”尽管是爱心物资,但措手不及的社区工作人员还是不敢掉以轻心。
????黄老板挠着头对记者说,一开始并不认识社区的工作人员,也没有预先打招呼,就把货物送来了,估摸着他们是担心遭遇强买强卖。于是,他又回店里取来了经营许可证、食品安全合格证、进货凭证等等,“后来,我干脆把这些证件都复印了一份,每到一个新的社区,就带上它们,而且提前一天向社区工作人员预约。”
????从河西片区的龙骨社区、珠山社区,到河东片区的北山社区、民主社区……这么多年来,黄老板来不及计算跑过多少路程,但他记得最远的一次是把爱心物资送到了长洲镇寺冲村。“临近年末,雇请不到小货车送货,为了尽快将物资送出去,我就开着自己的摩托车,把大批的爱心物资分两趟送到了寺冲村村委。”
????慢慢,黄老板并不满足于送货上门这桩小事,还开始打听社区的基本情况。“社区有多少户低保?哪个社区更贫困些,我想把这些数据都收集下来,好给那位女士做些参考。”说着,黄老板掏出了一本发黄的小本子,上面记录着他送货的日期、社区主任的电话号码、社区低保户数量等信息。
????九年的漫漫爱心路,见证这位爱心女士的无私善举。这位女士姓甚名谁,从哪里来,为什么会想到给社区的困难群众送物资……这一个个疑惑,黄老板至今未能解开。
????“她只有在为社区困难居民买爱心物资的时候才来到我的店里。有时她是一个人来,有时会带着儿子一起来。关于献爱心的原因,她从不愿多说。”黄老板说,这么多年了,他也习惯了不再好奇和追问,也许是自己已经体会到那位热心人所说的那句话——尽己所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