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崇焕塑像。
莲塘。
?建于明代的莲花井。
当年督师袁崇焕亲手种植的大榕树,如今是村民休闲纳凉的好地方。
????卢颖莹/文 麦朝枢/摄
????浔江、荷塘、古榕、石板路、土楼……一帧浑然天成的油画便这样构成了。悠悠的清风仿佛叙说着油画的悠久、休闲和梦幻。
????藤县天平镇新马村里,幽深的古巷铺设着长条形的石板,灰白灰白的,村里的人们,他们踏着四百多年前明朝督师袁崇焕的脚印,把石板踩出一个个凹陷的印记,迈向抗日、建国和奔小康的征程。现代版的开明中学是当年何家祠堂那两层回廊砖木结构房屋的传承,新旧风物里传出老县长何杞为教育奔走的呼吁声和莘莘学子的读书声。村中和江边一棵棵古榕荫翳婆娑,覆盖的数百平方米阴凉一片,庇护着她的子民……走着,走着,穿越在这个时光隧道,仿佛看到了明督师袁崇焕戎马倥偬的一生,也看到了忧国忧民何杞老县长那慈祥的面容和期盼的目光,还看到了今昔是何年的峥嵘与苍茫。
????不知是否古巷里的居民有意而为之,诉说着沧海桑田的老店铺大红灯笼高高挂,一盏挨着一盏充盈着视野,给小村古巷增添些许恬静。绿的是树,红的是灯笼,而这大红大绿却没半点媚俗,将古巷的角角落落填得满满的。新旧房屋错落有致,村巷清逸房舍淡雅。把远处江面穿梭不息货轮的剪影贴在青黛的群山里,显得尤其安静恬淡,让人仿佛置身于天上人间。
????古榕的绿荫下,有偶尔从身边走过的,歪着小脑瓜用稚嫩声音笑问客从何处来的小丫头;有怠惰地趴在榕树须根上的大黄狗,脑袋搁前爪上,我们的到来仿佛惊醒了它的一帘幽梦,热情迎了上来,尾巴卖力地摇晃;有头发花白的老人,靠着低矮的靠背椅眯着眼吸着水筒烟,怡然自得,惬意地欣赏着“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美景。阵阵清风拂过,清幽的气息扑面而来酥人心胸,让人领略莲叶何田田的意境。这一切,让我的内心泛起了阵阵涟漪。
????在古巷里漫游,脚步慢了下来,心也一点点安静了下来。荷塘边,当年袁崇焕这位民族英雄亲植的榕树依然是那么繁茂、盘根错节,裸露在地面上的须根一边铺向荷塘的边缘。向外伸展的根须上挂满红飘带,喜庆而吉祥,与丝丝垂柳相映成趣。一边铺向巷子深处,巨大的树冠形成一个天然的凉亭,保护着庇荫着民族英雄的后裔。这里的一花一木,一砖一瓦,似乎都诉说着曾经发生的故事。
????古巷里的人好客、真诚,古道热肠。十几个大叔大妈在树荫下闲聊、下棋、欢唱,吸引着游客驻足观看。他们用平和的眼光打量着我们这些外乡人,脸上挂腼腆的微笑,热情地介绍着村里的情况,介绍着有关袁崇焕的故事。因为南方天气的缘故,两广人喜欢喝凉茶。古巷里不起眼处总能碰见卖凉茶的店铺,其实就是在卖日杂的货柜前摆一张放满凉茶的桌子而已。店主总会热情地说:来,来,喝杯凉茶。并体贴地说,不喝也不打紧的,在这里歇歇脚,还有好长一段路呢。被这里的人们如太阳般的热情所感染,当我们走完这个古村路程时,肚子也让凉茶灌得圆圆的了。古巷里的品质、气氛、神韵与古巷的人们是如此匹配、相融。真是一方水土孕育一方人。
????漫步在浔江边的老渡口码头上,放眼处流水舒缓东逝,江面坦荡如坻。夕阳慢慢地向地平线滑落,一片橘红色的晚霞似乎在天那边燃烧,柔美的殷红掉在平静的江面,散落在青山上、田野上和江畔错落有致的新旧房屋顶上,是那么古拙、有韵味。这个孕育着历史上惊天地泣鬼神的悲剧大明督师袁崇焕的小山村,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青山绿水间,让四百多年前那场酷劫和悲欢离合淡化在这幅美丽的油画里。
????该回程了,车窗外,今天一抹最后的阳光还是如此的慷慨,温暖着我们的心房。
????我,是真不想从这原风景的美梦中醒来了。你们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