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报记者 陈素雅
1月7日,藤县东荣镇坡头村在微信平台悄然上线了一个名为“寻山集”的小商城。 在这个特殊开发的网商平台上,买家不仅可以看到贫困村农户直播农产品的收获过程,而且购买产品所支付的款项,在扣除运营成本经费后还会直接打到贫困户的账户上,让贫困户直接受益。 让优质农产品“走出去” 在“寻山集”网商平台中,既有坡头村的村情村貌介绍,又上架了贫困户的特色产业农产品,甚至还有贫困户接受电视台访问并介绍产品特色的小视频。丰富的内容信息,让买家感到十分新鲜。 而“寻山集”网商平台从无到有,于力的感受最深。于力是挂职坡头村的第一书记,坡头村优质的农产品难以外销,一直是困扰在他心中的一个难题。 坡头村距离镇区约8公里,全村多个村民小组尚未通硬化道路,群众出行及农副产品运输存在困难,村内贫困发生率高达10.56%。但是,坡头村的香水柠檬、八角、野生蜂蜜、农家笋干等农产品质量上乘。在2018年广西工业和信息产品展示会设置的第一书记扶贫产品展销专柜上,来自坡头村的农产品第一次登上了南宁国际会展中心,仅两天就卖出了100多瓶蜂蜜。这让坡头村民首次尝到了电商扶贫的甜头。 于是,坡头村开始摸索“电商+产业+扶贫”的扶贫模式。“一开始,我们的电商扶贫走的还是老路子。”于力说,“农民的蜂蜜采购价最高23元,我们的电商团队就以30元的价格把村里的蜂蜜都包销下来。合作社社员、村干部帮着包装、发货,而我所在单位的同事也把购买蜂蜜作为帮助贫困户的途径之一。”为完成电商扶贫的构想,于力还自己垫资了近3万元,用于完成电商扶贫项目的筹备和运作。 让贫困户当“网络主播” 走电商扶贫的路子,仅靠少数人的力量,难以达到一定的规模。为了确保坡头村产品达到在淘宝、拼多多等电商平台的销售运营条件,村里需要稳定且有实力的商家,或是用村集体经费先把农产品包销下来,然后再对外销售。然而,如此一来,一方面耗费的精力成本巨大,没有全职工作人员很难坚持下去;另一方面,这对于贫困户来说,只是从低价卖农产品给厂家变为以稍高的价格卖给平台,未能激发更多的主观能动性。 为了从“授之以鱼”变为“授之以渔”,于力又委托热心人士以微信商城为模板,深度开发出了“寻山集”网商平台。平台后台储存了该村贫困户的各项数据,商品还是使用统一的标识和包装,但是由村民自行对外展示和销售,收入扣除必要的运营成本后,大约七成的资金会通过后台直接打到农户的账户。此外,于力还鼓励贫困户们在平台上当“主播”,直播自家农产品,如砂糖橘、蜂蜜、香水柠檬的采摘及深加工的过程,满足网友对纯天然食品的好奇心,以提高销量。 “平台刚刚开始上线,其他村也在密切关注着。”东荣镇宣传委员杨锦泉表示,坡头村成立的“寻山集”网商平台,是传统农产品一种新的销售模式,镇里也希望将来能够把其他村的农副产品一起放到这个扶贫电商平台上销售,以进一步拓宽销售渠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