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体育官网日报记者 卢海燕 冼振宇 通讯员 黄萍 陈勇 韦晓燕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365体育官网市有一批“95后”医护新生力量奋战在抗疫一线,她们当中有些人还稚气未脱,却马上进入了职业角色,用使命感塑造着“白衣天使”的青春形象。 时光荏苒,青春不换场。在疫情面前,她们明知道有艰险,依然选择“逆行”,奋战在抗疫一线。 青春之花绽放抗疫一线 “疫情当前,虽然自己是个新人,但还是想贡献一份力量,对得起穿在身上的白大褂。”冯亚梳是市第三人民医院肝科的一名新护士,今年元旦,年仅23岁的她满心期待地到新岗位工作,可令她意想不到的是,新冠肺炎疫情的出现,给她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1月下旬,疫情形势严峻,市第三人民医院向全院职工发出组建第一批进入隔离病区的医护人员的倡议。冯亚梳第一时间报名,并做好随时到抗疫一线工作的准备。很快,她被选中,成为第一批进入隔离病区的医护人员中的一员,对此,她感到很荣幸且责任重大。 新冠病毒传染性强,身处一线的医护人员感染风险的几率比普通市民高得多。“说实话,我还是害怕的,但是我有家人和团队做后盾,我相信自己能够做好。”冯亚梳告诉记者,她到隔离病区前,接受了岗前培训,在病区负责人的带领下,她很快就熟悉了病房环境和工作流程。 2月5日,在做好一切心理准备后,冯亚梳穿上了厚厚的防护服,开始了她在隔离病区的第一天工作,也因为这一天,让她知道,穿上防护服之后,面对的困难并没有自己想象中那么简单。冯亚梳告诉记者,因为自己个子比较矮小,而防护服的裤子对她而言过于宽大,她每次穿上防护服都需要将裤子长出来的部分全部塞到鞋子里面,几个小时不断的走动,她的脚被挤得非常疼痛。而穿上防护服后,行动也比平日笨拙很多,不仅如此,在厚重的防护服包裹下,冯亚疏呼吸不过来,出现头痛症状。 冯亚梳在市第三人民医院预检分诊处值班。(图片由市第三人民医院提供) 当冯亚梳身处隔离病区时,她才真切体会到在隔离病区工作的医护人员的不易和艰辛,同时也理解了“看似盔甲的防护服下面,多的是你看不见的汗和泪”这一句话的含义。而给予冯亚梳更大的信心的,是病人的理解和支持。病人并没有因为她年轻而不信任她,反而不断鼓励她。“为患者输液时,因为戴着双层手套,找血管扎针很费劲,但是患者还是不断鼓励我。”冯亚梳感动地说。 冯亚梳说,虽然自己还很年轻,但是选择这样特殊的方式绽放自己的青春,她义无反顾。 每个人都肩负不一样的使命 市妇幼保健院产科护士吴金萍是2017年毕业的“95后”。参加工作两年多,她深刻体会到在白衣天使的美丽外表下,有一份常人难以体会的辛苦,是一种沉甸甸的责任。 2月10日8时,刚上完通宵夜班的吴金萍下班回家休息。在家中,她看到医院在工作群里招募志愿者,前往支援马梧高速公路365体育官网收费站的体温检测站,负责为过往车辆的司乘人员测量体温。 她没想太多,马上报了名。“我觉得自己年轻,有几个小时休息时间就够了,医院缺人手,我想我应该挺身而出。” 当天15时,吴金萍已经精神抖擞出现在马梧高速公路365体育官网收费站的体温检测站,仔细穿戴好防护用品,对来往车辆和车上人员测量体温。“幸好当天天气有点冷,就算穿着不透气的防护服,自己觉得还能忍受。”吴金萍说。 两天后,吴金萍迎来一个更大的挑战——到市第三人民医院支援工作。“我没敢跟父母说我要去市第三人民医院支援。” 临危受命,吴金萍根本没有考虑个人安危的问题,在她心里,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每个人都肩负不一样的使命。 穿上防护服的吴金萍。 (图片由吴金萍提供) 从2月12日至2月28日,吴金萍在市第三人民医院负责护理新冠肺炎疑似患者,主要负责为疑似患者输液、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的变化,还有协助行动不便的老年患者进食、翻身。 面对少数情绪不稳定的患者,吴金萍耐心安慰和鼓励,从思想上开导患者。“我印象最深的是有一个七十多岁老爷爷,他自身的慢性病比较多,也是新冠肺炎的疑似病患,当时,他被隔离治疗,家属不能来医院照顾他,他就闹情绪,看得出他内心也很紧张。”周围的护理人员都无法跟他沟通。当晚值夜班的吴金萍把老爷爷的情况看在眼里,主动走过去跟老爷爷聊天,开导他。老爷爷慢慢地向吴金萍敞开心扉,从他以前曾经到过什么医院治病,到自己病情如何变化,老爷爷都一一告诉她。“我们一直聊到第二天凌晨1点多。”充满耐心和爱心的吴金萍用延迟下班的时间,换来了老爷爷的理解,经过这番对话,老爷爷的情绪稳定下来,积极配合治疗。 经过这段特殊时期的历练,吴金萍对自己的职业有了一种自豪感,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医护人员该有的初心与使命。 如今,结束支援工作的吴金萍正在休整,差不多三个月没回过家,在藤县老家的父母很牵挂她,“等疫情结束,我就回家见爸妈,见最爱的人,给他们一个大大的拥抱,告诉他们,我把自己照顾得很好。”吴金萍笑着说。 为一线医护人员“补心” 新冠肺炎疫情下,除了一线医护人员,还有一群“隐形”的心灵救助师,他们为一线医护人员提供心理辅导,抚慰连续多日高强度工作的一线医护人员们出现的紧张、焦虑等负面情绪。市第二人民医院心理科的莫铠妃用充满爱的话语为一线医护人员砌起一道道心理防护墙,为笼罩在疫情阴霾下的心灵编织一份份温暖和坚强。 在别人眼里,莫铠妃是一个25岁的“小姐姐”,但她的工作经验颇为丰富,工作实习和培训为她积攒了不少经验。春节前夕,莫铠妃像往常一样回到了老家桂平,因为新冠肺炎疫情的出现,市第二人民医院决定成立心理救援小组,她临危受命,大年三十当晚立即待命,随时为一线医护人员做心理辅导。 2月2日下午,莫铠妃临时接到医院的任务,2月3日上午要为轮换下来的处于隔离观察期的一线医护人员做心理辅导,为他们提供心理健康帮助。对于临时紧急的任务,莫铠妃没有丝毫犹豫、欣然领命,开展相关的准备工作。医院心理救援小组研究、决定以课件授课的形式为那些一线医护人员做心理疏导,由莫铠妃制作课件、授课。当天下午4时到晚上8时,莫铠妃对课件反复修改,力求尽善尽美。当晚回到家里,莫铠妃开始“课前试讲”,做好充分的准备。“我记得那晚我试讲到嗓子都哑了,我觉得我的工作就像一个加油站,在一线医护人员们需要的时候为他们加油,让他们重新收拾好心情。”莫铠妃说。2月3日早上,莫铠妃早早起床,再次检查了一遍课件资料后便往授课地点出发了。在去的路上,她有些紧张,担心那些一线医护人员因为她是个“小年轻”互动不起来。随着心理课的展开,莫铠妃心中的大石逐渐落下,接受心理辅导的一线医护人员在课上积极互动,给了她工作莫大的肯定,也让她更有信心为更多有需要的市民做好心理辅导工作。 莫铠妃在市红会医院讲授心理课。(图片由市第二人民医院提供) 到现在为止,莫铠妃进行了近8场心理辅导授课,每次课后看到接受心理辅导人员的轻松笑脸,她就有说不出的开心。不仅仅是因为她的付出收到成效,更重要的是一线医护人员的负面情绪得到了及时的疏导。 “哪里有需要,我一定第一时间给予帮助。若没有需要,我会随时待命做好准备。”莫铠妃说,疫情当前,为一线医护人员做好心理辅导工作,是她的职责所在。守护好一线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才能让大家坚信,等雪融化后看到的不是水,而是春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