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体育官网日报记者 梁燕如 通讯员 潘绍珊 严任新 “石川村到了。”说这句话的时候,苍梧县沙头镇扶贫干部黎锦仙笑言有“山重水复疑无路”的感觉。 石川村位于沙头镇最北郊,距离镇区约35公里,是深度贫困村。没有路,是制约村子发展的紧要难题。脱贫攻坚战全面打响以来,村子内外的路网一段段贯通、一条条串联,近三年来村组道路水泥硬化约6139米,村民出行难问题彻底解决。 4月下旬,记者来到这个村采访时发现,路通了,村民发展的思路也打通了。 用脚趟出一条路 一进入石川村界,一路蜿蜒崎岖,手机信号时隐时现。“临崖路段,注意安全”的标示牌,警醒着人们小心驾驶。 路真的险。约3米宽的小路沿山间开凿,一弯叠着一弯向前延展。路的一边是石头山,另一边是陡峭悬崖,一弯碧绿的河水在崖底流淌。这是一条羊肠小道,却架起了石川村发展的希望之路。 “我们太盼有路了。”村党支部书记潘振焕说。潘振焕今年60岁,是土生土长的石川村人。他布满皱纹的眉眼里,折叠着村子艰难的发展岁月。村子辖17个村民小组、317户,总人口1294人。全村林地面积24840亩,耕地面积却只有354亩,人均耕地面积不足0.4亩。2015年,村子核准建档立卡贫困户91户、433人,全村贫困发生率超33%。近40年来,村子人口自然增长不超百人。 山深路遥。石川村人说,路不通,一辈子都得吃苦吃亏。 杉木种植是石川村的传统产业。上世纪80年代,杉木要往外运,只能走水路。村民把木头捆扎成小木筏,待小木筏顺水漂流到镇区,再拉扯上岸售卖。要是天公不作美,一旦遇到大雨,水流加急、河床上涨,木头被冲散,村民七八年的劳动成果便付诸东流。 没有路,倔强的石川村人也尝试过用脚趟出来。2018年摘掉贫困户帽子的潘兴鹏今年56岁,年轻时,他为了种好自家几分水田,步行到镇区买农资,一来一回要花费两天。“为了节省时间,我扛着上百斤的化肥,翻过邻村一座大山走回家。”他说。 “现在走不动了,但也不用走咯!”潘兴鹏笑着说,黝黑的脸庞如花儿般绽放。早年,潘兴鹏在驻村工作队帮助下,养了首批、300羽鸡苗,直供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365体育官网)管委会饭堂。销路不愁了,一批鸡的毛利近6000元。 现在,潘兴鹏买了一辆摩托车,骑摩托车到镇区买饲料,来回不到一个半小时。 满脑是增收好路子 近来,石川村樟木口组一条400多米长的村组道路又修好了。小路沿着小山包盘旋而上,小山包上的数十户人家此后出行便有了坦途。这一段路,从立项到建成不过两个月。 两个月修好一条路,是村民做梦都不敢想的美事,只因村子的修路往事太艰苦了。 村委会主任陈国杰记得,2008年,总投资约330万元、长约10公里的进村道路启动建设。但是由于施工条件差、建设成本高,从基础路粗通,到捣制水泥路,花了近七年。期间,村民和施工队伍一起运石扛沙,横下一条心要把道路修起来。 七年修一条路,石川村人说,时间花得太值了!因为,七年换来的是新未来。 大伙没料到,路可以修得更快更好!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石川村路桥建设提速推进:2016年,1580米村组道路硬化;2017年,1099米村组道路硬化;2018年,3460米村组道路硬化,并建成一座桥梁。 “党和国家的政策好!哪户群众出行难,准能把路修到大伙家。”陈国杰说。而今,村子“有路通村屯”达标率100%。“我种了近3000棵杉树,培育有7亩软枝油茶,还想着发展林下养殖。”村民程广庆说,“路有了,就不怕产品运不出去。”程广庆去年实现了脱贫摘帽,满脑子都是增收奔小康的好法子。 像程广庆这样干劲十足的村民,石川村是越来越多。大家看到村子林地充足的优势,培育起约300亩的杉树、桉树、松树、竹笋、山地稻谷、砂糖橘等,以及软枝油茶约450亩,产业呈规模化发展态势。去年,全村集体经济收入超6万元。村子贫困发生率目前已下降至0.62%。 采访结束,记者离开石川村时,回望进村道路,看到道路尽管曲折,但始终向前。不禁想起村民说的话:坚持往前走,目标定能到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