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静 江旺懋 何家进 文/摄 走浮桥、趟河道、过泥泽、攀高山……这是苍梧县沙头镇石川村驻村第一书记邹忠瑾的日常写照。脸上的皱纹越来越多,头上的发量越来越少,是邹忠瑾的形象剪影。石川村村民看到他,仿佛看到了脱贫路上的明灯和希望。
迎难而上, 扎根山区为脱贫 邹忠瑾是苍梧县检察院的一名司法警察,2018年3月,为积极响应国家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攻坚工作的号召,邹忠瑾被派往该院帮扶联系村——沙头镇石川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一干就是两年多。 邹忠瑾入户核对数据。
石川村是苍梧县最偏远的贫困村,全村1298人,而贫困发生率却高达33.8%,基础设施落后,属于深度贫困村。由于很多村组至今仍未通车,单是走访一处贫困户就要花费半天甚至更长的时间。特殊的地理位置,导致石川村的经济发展十分滞后。 俗话说“要致富先修路”。邹忠瑾挨家挨户上门摸清贫困户居住环境及附近的路况,一一登记并如实上报,积极联系苍梧县的相关部门,跑项目要资金。在后盾单位苍梧县检察院的大力支持下,帮助石川村落实了5个扶贫项目,筹集资金160万元,完成了道路硬化、体育设施建设、党建活动场所建设等12个项目,为石川村的脱贫攻坚工作按下“快进键”。 “以前出门路难走,下雨就成烂泥路,车难走人难行,更别说发展生产,发展经济了。现在好了,邹书记一来,水泥路马上就铺起来了,我们的生活会好起来的!”提起邹忠瑾,村民们都竖起了大拇指称赞。 邹忠瑾为村民送去爱心帮扶助学捐款。
“党建+”引领, 激发脱贫内生动力 路修好了,思想上的修为也不能放松。邹忠瑾积极发挥党员先锋带头作用,以“党建+扶贫”“扶贫先扶智”的方式开展脱贫攻坚工作,将党建的旗帜插到了扶贫的最前线,增强村民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定期为村里的党员上党课、学习党章,组织观看纪录片,开展党员活动日等。同时,邹忠瑾促进石川村党支部和苍梧县检察院党支部对接,进一步筑牢石川村党组织的战斗堡垒,扩大党性教育范围,提升党员的思想觉悟,拒绝“等靠要”的思想,提升村民的脱贫积极性。 石川村党支部书记潘振焕对党支部对接工作十分支持,他称赞道:“党支部相互对接的方式非常好,有了后盾帮扶单位的指导,我们脱贫攻坚的战斗力就更足了,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提升了。” 多元化构建, 拓宽贫困户致富路 经过两年来的扎根奋战,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主战场,邹忠瑾主动作为、勇于担当、多元帮扶,围绕“两不愁三保障”要求,帮助石川村的贫困户发展产业,迈开了脱贫致富的新步伐。 石川村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资源,全村林地有28480亩、耕地面积354亩。邹忠瑾带领贫困户因地制宜发展红米、油茶、砂糖橘等特色农业,建成黑山羊养殖基地,并成立了集贤专业合作社。现在石川村的茶叶种植有100亩、油茶300亩,杉树、松树、砂糖橘等种植约300亩,大大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以前我们都不知道上网还能卖东西呢!”家住水决洲组的张大妈,一边从兜里掏出叠得整齐的百元大钞,一边自豪地说:“这是邹书记在网上帮我卖红米赚的钱!”为了增加石川村的产业收入,邹忠瑾带领村民们走互联网发展道路,成立了“一村一网店”项目,开拓电商销售农产品新渠道,将贫困户的特色农产品都放到网店销售。此外,邹忠瑾还积极引导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到石桥镇的联志玩具厂等企业就近就业,多渠道促进贫困户创收增收。 “现在生活舒心了,在镇里上班有收入,又可以回家照顾老人孩子,两边都不耽误。”贫困户黄新元喜笑颜开。 心系贫困户, 逆行战“疫”解民忧 疫情期间,石川村的贫困户被困在家中,无法复工,产品销售也受阻,生活得不到保障。 “价格不能再低了!”邹忠瑾语气坚定。“这些都是土鸡,是贫困户自己养的……”直到电话那头传来一声“好,成交!”邹忠瑾松了一口气,拍着胸口说:“保证明天准时发货!” 为了帮助村民李大哥一家销售自养的土鸡,邹忠瑾没少想办法,和村干部商量土鸡的销售方案,帮助李大哥办理《动物检疫合格证明》、联系商家、安排运送车辆。最后经与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沟通,邹忠瑾成功把130只土鸡卖出去。 当得知自己的土鸡都被卖完了,并获得8500元的收入,李大哥愁容顿消,感动地说:“感谢邹书记,要不是有你,我们都不知道怎么办才好,这下好了,我的娃儿上学的钱不用愁了!” 在紧要关头,邹忠瑾总是第一个站出来,为村民们排忧解难。在疫情防控战役中,除了帮助贫困户解决生活来源,邹忠瑾和村委、驻村干部还日夜驻扎在一线,邹书记拿着手提小喇叭,逐家逐户上门宣传疫情联防联控知识,对村民进行防疫宣传,在监测点轮班值守,为石川村筑起了一道疫情防控安全线。 两年来,在邹忠瑾的带领下,石川村集体经济从零收入提高到年收入12.8万元,全村贫困人口的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100%,帮扶的适龄儿童无一辍学,88户427人顺利脱贫摘帽,脱贫率达到98%,贫困发生率由原来的33.8%降到了0.6%。邹忠瑾摸着头发越来越稀疏的脑门,笑道:“脱发换脱贫,这事值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