饱经沧桑的徽式民居土砖外墙与晒架上五彩缤纷的丰收果实。
古建筑里的精美雕塑
这里集结了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者与手工艺者,各个家庭作坊都制作传授绝活。
村庄百余栋徽派古民居沿着“三街九巷”错落排布。
篁岭村村民表演婺源徽剧。
江西婺源篁岭村,曾经有过辉煌的历史,而后沉寂为古徽州繁星般古村落中的普通一员。随着2009年开始的以独特地域文化、古徽州文化、农耕文化为主题的文化旅游开发,篁岭村破茧成蝶,一跃成为国内外备受关注的乡村旅游热点。10月19日,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公布2023年“最佳旅游乡村”名单,江西篁岭村与甘肃扎尕那村、浙江下姜村、陕西朱家湾村入选。
融入自然,触摸历史,体验乡村,感悟乡愁,成为每一个走进篁岭的人的深切感受。文化的力量在这里彰显,文旅融合的魅力在这里充分释放。
一幅四季缤纷的民俗风情图
“地无三尺平”的独特地貌,造就了篁岭村世外桃源般的田园隐居生活,村民敬仰天地,形成了天人合一、和谐自然的民俗文化。从祖辈起,这里就有用竹簟在屋顶晒架上晾晒农作物的习俗,春晒笋干、夏晒果蔬、秋晒作物、冬晒乡俗,一年四季延绵有序。秋季,每当日出山头,数百栋徽派古民居在百米落差的坡面错落排布,饱经沧桑的徽式民居土砖外墙与晒架上五彩缤纷的丰收果实,组合成了极富视觉冲击力的色彩变化,建筑与竹簟的方圆对比,亦成就了一幅幅民俗风情杰作——篁岭晒秋。
晒秋是篁岭村宝贵的人文景观,游客来篁岭可以看晒秋、拍晒秋,可以住下来体验晒秋,和当地村民一起在田园采摘,在晒工坊切制,在晒匾中晒出自己的“美图”,在古民居的回廊上体验“朝晒暮收”、晒台“话桑麻”的田园生活和竞“晒”的农家乐趣。
一本徽州村落文化的教科书
篁岭村挖掘打造的是具有徽州代表性的“村落文化”,其主要体现在建筑文化、街巷文化、水口文化、楹联文化、民俗文化等方面。篁岭村整体呈山环水抱之势,北依山体,藏风聚水,南望河谷山峦,气象万千。村庄百余栋徽派古民居沿着“三街九巷”错落排布,形成了山寨式村落。
通过“婺源三雕”手工艺人的精雕细刻、修旧如旧,篁岭村许多古建筑焕发出新的活力。在篁岭村,有价值的古建筑不胜枚举,有罕见的四层木构徽派古建——众屋,还有“怡心堂”“慎德堂”“培德堂”“树和堂”,以及客馆、官厅、绣楼等,各具特色。它们都是徽派古建的典型代表,整个村子就像活脱脱的一座徽派古建博物馆。
一出永不谢幕的文化大戏
婺源是朱熹故里,传统民俗文化很好地延续至今。婺源徽剧,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婺源傩舞历史悠久,有“中国舞蹈活化石”之称;婺源茶艺,体现了婺源人“敬、和、俭、静”的儒家文化内涵;正月的舞龙灯,祈年寄福,每年必至。传统手工艺,如砚石制作、木竹雕刻,农村的土布、小孩围兜、虎头鞋、姑娘头巾、布鞋,还有婺源美食如蒸汽糕、清明果、灰汁果等,无不体现了别具一格的婺源特色。
篁岭村集结了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者与手工艺者,各个家庭作坊都制作传授绝活,如木艺、竹编等,让游客参与其中。在篁岭晒工坊,打麻籽、做米脆是每天固定上演的体验项目,游客亲身感受,乐在其中。
一个无限可能的影视基地
篁岭村的乡村景观,一年四季呈现不同风韵。大面积的经典田园风光,勾勒出一幅幅韵味无穷的水墨画,成为美术、摄影、影视等艺术创作者们的灵感源泉。篁岭村是江西省首届微电影节拍摄基地,《欢乐颂2》《左轮手枪》《九天玄鸟》等多部影视作品在此拍摄。《青春环游记》、央视《秋季音乐会》等综艺与文化专题片在这里拍摄。北京电影学院还在篁岭设立了“北影驿站”,成为北京电影学院学生实习与拍摄创作之地。
在文旅融合的今天,旅游更需要文化创意的赋能。篁岭村正秉持“因地制宜、大胆尝试,追求极致”的创新文化,让古村迸发出勃勃生机。
■ 出行贴士
飞机:婺源县周边的黄山、景德镇、三清山都有机场,可以乘坐飞机到达周边机场后转高铁到达婺源。
高铁:许多城市都有直达婺源的高铁,如果无法直达,可以考虑坐火车到上饶、南昌或者景德镇站,然后转车到婺源。
大巴:婺源新汽车站、婺源高铁站均有直达篁岭村的旅游大巴,班车时间:7:30~17:00,约每隔15分钟一趟。
自驾:导航篁岭景区,在江湾高速路口驶出,大概20分钟到达篁岭景区游客中心,景区内有免费停车场。 (高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