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山大峡谷
夏至时分,太行山绿意铺展,镶嵌在山腰的红旗渠宛如一条碧绿绸带,静谧流淌。几乎每位访客都会被红旗渠青年洞旁镌刻“山碑”二字的石壁吸引,驻足凝望。
在华北大地的脊梁上,太行山脉以其雄伟壮丽的姿态蜿蜒伸展,见证了中国革命的光辉历程,其中,较为人称颂的莫过于那段荡气回肠的红旗渠建设史,以及在乡村振兴和产业转型中展现的勃勃生机。
“劈开太行山,漳河穿山来。”上世纪60年代,面对极端恶劣的自然条件和粮食短缺困境,河南省安阳市林县(现林州市)人以惊人的毅力和创造力,历时十年,在太行山悬崖峭壁间开凿出一条全长1500公里的水渠,将远在山西境内的漳河水引入了干涸的林州大地。
建设期间,10万太行儿女逢山凿洞、遇沟架桥,最终削平1250个山头,架设152座渡槽,凿通211个隧洞,终结林州“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历史。这条“生命之渠”,不仅解决了当地人饮水灌溉问题,更孕育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成为激励太行山乃至全国人民不断前进的精神力量。
昔日的烽火与英雄史诗,已转变为太行山新时代乡村振兴与绿色发展的赞歌。
红色记忆,薪火传承。红旗渠纪念馆内,一件件展品、一幅幅照片,生动复现了十万太行人战天斗地的岁月。
如今,红旗渠已不单纯是一条浇灌50多万亩土地的水渠,更多是精神的火种。依托红旗渠干部学院等机构,当地利用红旗渠精神和周边红色资源,打造一系列特色鲜明的教学课程,构建以红旗渠精神传承为主题的红色文化培训体系,持续擦亮“红色”底色。
绿色发展,生态筑梦。阳光透过山间稀疏的云层,洒在古老的石板屋上,老屋前、溪流中、平湖旁、山崖边,随处可见的写生者,正在为这个深山古镇勾勒轮廓。
石板岩镇,这个被誉为“中国画谷”的小镇,位于太行山脉深处,山川绮丽,石板房村落保存完好。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一些艺术家和学生开始自发前来写生,并进行教学实践和艺术创作。依托资源优势,当地迅速发展美术写生基地产业,实现从偏远山乡到“中国画谷”的转变。
50余公里外的东姚镇,依托丰富的山水资源,乡村旅游蓬勃兴起,不少村民们在自家小院,发展民宿、农家乐,打造出一批集住宿、餐饮、娱乐于一体的乡村旅游综合体。如今,这座太行山下的城市正不断以山水为轴,绘制出一幅幅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
山乡巨变,新歌悠扬。每逢农忙日,林州大大小小的田里,总会出现这样的场景,一架架满载农药的植保无人机在技术人员操控下腾空而起,装药、起飞、定位、喷洒……近年来,当地通过挖掘本土特色资源,深耕农业科技创新,一条现代化的生态农业发展道路在太行山脚下延伸。
走进黄华镇,昔日贫瘠的土地上,通过引进现代农业技术,发展高效农业和休闲农业,荒山野岭变成了四季花果飘香的生态园。
行驶在林州,宽阔的红旗渠大道连接城市与山野。2021年,红旗渠精神被列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成为推动当地现代化进程的动力,如今,这座曾闭塞贫困的太行山小城新貌已展,尽显生机。(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