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命名更精确
《红木家具通用技术条件》对我国红木家具市场在范围、术语和定义、要求、质量明示、试验方法等在内的十项内容进行了明确的规范及细分。其中产品质量明示卡的推行成为新国标的一大亮点。
按照规定,明示卡应明示的内容至少包括产品执行标准、产品名称、主要用材、产品保修等信息。商家不仅在明示卡上明确标示产品相关内容,而且标示规格必须统一,若消费者发现产品有问题,可把明示卡作为申诉和索赔的证据。
“新规使红木家具行业信息更加透明,能减少商家的欺诈行为。”航管红木杭州区域经理黄国豪表示。以命名为例,新规规定红木家具产品命名分为两种,主要是按照树种名称,当树种名称难以识别和鉴定时,才按照木材名称进行命名。
在国家标准中,红木材料被分为5属8类33种,像紫檀、花梨、红酸枝等都是木材名,属于红木的大类,每个类别下面还有树种。同一类木材,不同树种间的价格相差很大。
比如红酸枝大类下,就有交趾黄檀、巴里黄檀和绒毛黄檀等7个树种,其中交趾黄檀就是通常说的“大红酸枝”,价格最高,是绒毛黄檀的十倍以上。
黄国豪表示,一些红木纹理、色泽相差不大,上过漆后就更难分辨。很多商家在销售时刻意隐瞒具体树种,如果消费者对红木不了解,就容易被以次充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