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报记者 杨麦 赵洋 龙天传/文
从六堡镇沿六堡河顺流而下,走上60多公里的水路,即可到达梨埠镇。这段水道从合口码头开始,下大中、大说口、鸭婆滩、寺坡湾……每隔四五公里,就是一处滩头或河湾,一脉水势便掩映在两岸茂密的竹木之下。
如今,我们乘车沿着水道边的公路前行,沿路可见水势依旧湍急。在双学滩头边上,一处混凝土的闸门遗址仍然依稀可辨。同行的当地茶人陈伯昌介绍说,因为双学水流很急,上世纪60年代后期,当地曾在这里修筑了小水电站,这是当年修筑的坝体闸门。后来水电站废弃了,闸门被拆除,只留下了这处残垣断壁供后人发古思幽……
清末,西江水道一处港口上的水上人家。(网友“宋金刚的马仔”提供)
1934年9月,一条小船在365体育官网西江上划行。(网友“大风天”提供)
船只逐一“搬”过滩
从六堡到梨埠这段水路,一直以来都是“茶船古道”的始发线路。六堡镇不少老船工接受采访时都说,每年茶商们在六堡茶区收购完茶叶以后,就在合口码头将六堡茶装上尖头船外运,这种小船一般长八九米,宽约两米,前后斗径起翘,因其两头尖,中间窄,像针一样,所以当地又称“针头船”。由于六堡山间多竹木,茶商们往往兼营柴竹木生意,大量竹子和树木被砍倒,扎成连绵百米长的竹排木排甚至柴排,一些排面也会放上六堡茶。无论是尖头船还是竹排木排,当茶叶装载完毕,一律沿六堡河而下。
尖头船运载着六堡茶穿过六堡河,直达梨埠镇码头,《中国茶讯》1951 年刊发的文章对于这条线路作了这样的描述:“旧时粤商在广西六堡乡合口街设庄收茶叶……以后将六堡茶炊蒸在箩,由合口街用小铲(一种小船)装运至梨埠,在春夏水大时每铲装运四十担。秋冬水小时每铲只能装运二十担。由梨埠换大木船运至封开,再用电船装运广州,再出口港、澳。”
这条线路在书面上只是寥寥数语,但在历史的长河中,却有无数船工和排工在这条线路上“讨生活”,他们的汗水、泪水,乃至血水都融入了这段水路。今年83 岁的李育恒从16 岁起就在六堡至梨埠段的水路上撑排走船,一干就是20 多年。“当时的尖头船每艘能装一两吨茶叶,每船必须配备船工三人,为了能够相互照应,每次起行,都要三四只船一起‘打帮’(结队)出发。”
以前,六堡至梨埠这段水路滩险重重。自合口码头以下,大中、沙险、寺坡……长则四五公里,短则一两公里,便是一处滩头。自“茶船古道”启动成型至今已有数百年,这段水路的水位和流量都发生了变化,但我们现在沿着这段河道一路驱车而下,依然可听到水声鼎沸,可看到白浪翻腾。
在六堡茶区里,接受记者采访时,几乎所有当年曾经在这段线路上行船的老船工都作了类似的描述:每次三四条尖头船装好茶叶和其他山货后就结伴同行,顺流而下。每条船上必须要一人掌舵,两人手持长竿一路拨扫船前大块的砂石,令船只得以前行。每遇水浅滩险之处,结伴的尖头船就全部在一个水流稍缓的湾道停下,然后“打帮”的船工一齐下船,有的在岸上拉纤,有的在水中撑顶,十余人一起把船只逐一“搬”过滩头。前面的拉纤者沿着岸边的石头一路伏地如犬,爪抓前行;后面的撑顶者躬身如倾,长篙几折。待得所有尖头船过完滩头,十余名船工都是筋疲力尽。但即便如此,遇着浪急滩险之处,沉船翻船仍时有发生。今年75 岁的邱汉江曾在六堡镇当船工,回忆起当年的行船经历,他仍记忆犹新,“1963 年,我曾亲眼目睹了一次沉船事故。”
经过险滩时,船工要用长竿撑顶河道的岩壁,让船只能够安全通过。(网友“打遍天下无敌手”提供)
在这段河道上,若然遇到滩头,上行或下行的船队都会一路喊号子,遇到回应,即是两支上行和下行的船队相遇。这个时候,后入滩道的船队就要先退到一处河湾停下等候避让,先入滩道的船队则先上滩或者下行。遇上先入滩道的船队人手不足,停下等候的船队的船工也会上去帮忙,这种“规矩”使得在这段水路“讨生活”的船工们关系极其紧密,相互之间连对方的乳名也叫得出来。
竹排木排再集结
上世纪30年代中国南方地区的木筏。(网友“粤人”提供)
九城一户农家保留的1925年撰写的族谱里,明确记录着当地有地名为“茶亭”。(记者 杨麦/摄)
虽然尖头船自合口码头出发后直达梨埠,其间不作停留,但从合口码头出发的竹排木排到达九城村(六堡镇的一个地名)后要再集结一次。因为六堡镇的梧桐河与六堡河在九城村汇合,来自梧桐河上游的蚕村、普旺地区的竹木和茶叶也要沿着梧桐河而下,到达九城村集结。于是,九城村的一处河湾就成为了集结地。从合口码头出发的竹木排,到了九城村,再次汇扎成更大的竹木排。其中一些木头则劈成粗柴,以竹篾捆好,结成柴排。住在九城村的陈伯芬今年已经70 岁,年轻时他专门在九城村到广东封开县江口的水路上撑排,“老一辈的排工提起,这些柴排在当时要被运到广州,甚至香港、澳门出售。”
在九城村,放排是从六堡镇向下游运送竹木、茶叶的一种手段。九城村当地一些老一辈的村民至今还记得,从合口码头来的竹木排数量不多,九城村才是大量竹、木、柴的盛产地。解放前,九城村码头占地数十亩,堆满着柴竹木。九城村就像一块磁铁,吸引着周边村的村民到此赶集,卖掉自家的竹木柴和六堡茶,再换回生活用品。
每到放排时,排工们都用竹绳捆好一个个木排,再将十几个大排前后相连成一串,在排面上放上六堡茶和其他山货,以及当地人制作的竹木手工品,再搭上一个小帐篷。接下来,排工就生活在竹木排上,撑着竹木柴排顺流而下,将一长串的竹木柴排运送到广东封开县江口码头的接货人手上。
有老排工回忆,从九城村而下,有宝平、大中、沙险、柴湾、斜坡、九城、埌口、湾船、大平头、冲财头、下妹、上妹、井田、飞崖、新村、清水、盘古、大塘、茶埌洞、滩尾等几十个数得上名号的急滩。一不小心,急流就会把竹木柴排打烂打散,不仅竹木和一箩箩六堡茶会被冲走,甚至排工也可能跌落水中。
秋冬水旱时,顺流而下的排工们须沿途清理河道的大石头,当地人称之为“刮水路”。即便春夏水涨,排工们也要小心“驾驶”,让长达百米的木排尽可能避开河里的大石头。
从九城村撑排至广东封开县江口码头,需要三天时间,返程却需要一周。在江口交货后,排工就从封开江口步行回到九城村。
回程休息泊九城
除了排工,运茶的尖头船也是九城村的常客。从六堡镇顺流而下的尖头船未必停靠九城村。但是,当一艘艘小船满载生盐、豆豉和咸菜等生活用品回归时,九城村就是船工们途中休息的最后一站。
作为竹木排集散地和尖头船日行夜歇的停靠地,九城村曾兴旺一时。解放前,九城村里只有百余人口,却有十三间店铺,分别经营餐饮、糖果、布匹和缝纫等生意。当地茶人陈伯昌回忆说,他的祖父陈普生在村里开了一间缝纫店,店中还有两台令周边邻居既羡慕又惊诧的镇店之宝——德国进口的缝纫机。
“这是村里唯一的两台缝纫机。”陈伯昌说,这两台缝纫机是他祖父订购的,从国外运到广州,再通过“茶船古道”运回九城村。如今,古老的缝纫机已不见踪影,但陈伯昌还保存着曾在缝纫店里“服役”的一个老熨斗。
船只的往来,货物的交易,给小村子带来了外界的文明。村里的老人陈成联回忆说,他父亲陈甫苍年轻时外出经商,不仅向外销售六堡茶,还将广东等地的娱乐文化带回了九城。
随着陆路交通日益发达,茶船以及船工、排工和纤夫等行当在当地均退出了历史舞台。如今,九城村的老码头再无茶船停泊,仅码头上尚存一块大石,据说是当年茶船靠岸时用于拴缆绳的。而以前九城码头旁的堆场,在废弃数十年后,如今也长成一大片竹林,成为了一道别致的风景。码头、大石、竹林成为了“茶船古道”的忠实守望者,也成为六堡河变迁的见证者。
当年位于梨埠镇六堡河边的双学电站,一处混凝土的闸门遗址如今仍依稀可辨。(记者 杨麦/摄)
合口码头以下的险滩水流湍急。(记者 杨麦/摄)
“竹木柴排撑到梨埠后‘合排’”
讲述人:
陈伯芬(70 岁,现住苍梧县六堡镇九城村,曾是当地一名排工)
我18岁就在九城村撑排。当时,九城一带盛产竹木,农民把砍好的竹木运到九城码头后,九城供销社的工人们把柴竹按照一定长度扎成一个竹排,每个竹排需要扎两天时间。然后,工人们把十多只竹排前后连在一起,长约百米,再由供销社的排工将竹排撑出去。技术好的排工可以一个人操控十多条竹排。技术一般的排工,就要两个一起,分别站在竹排的一头一尾控制竹排。
合口码头上面放下来的木排,还有九城(梧桐河)上游的木排在九城集中后,有时也会拆开劈成柴,然后这些柴再一捆一捆地扎成柴排,和竹木排一起顺水流而下。排工将竹木柴排沿水路撑到梨埠,然后“合排”,即四个竹木柴排合并成一个大的竹木柴排,再撑到广东封开。撑完排后,排工就会步行返回九城。听更老一辈的排工说,以前这些竹木柴排有时会在江口装船,有时候还会一路沿着西江放到广州、香港或者澳门等大码头。
这些竹木柴排在九城出发的时候,排面上往往都会放上一些六堡茶顺路运出。我们撑排的时候要掌握技巧,要懂得看水位和水流。很多排工由于不注意水位和水流,曾经出现翻排事故。比如竹排顺流而下,前面突然出现一个急弯,我就要用脚踩低竹排一侧,借助竹排与河面形成的弧度和河水回流之势,改变竹排前进的方向。我记得在梨埠附近的长贵滩有一个近乎直角的急弯。每次我通过这个弯时,都会提前用竹篙将竹排的位置调整至贴着转角,然后减速转向才能通过。放排时,排工就要在竹木排的两边撑赶,有时遇到水浅的地方,排工要下水将排撑顶入河中间。尤其是柴排,把握不好的话,一个柴排冲过来,撞上去连脚都会断掉。
听老一辈的排工说,解放前,排工将竹排运至梨埠,货主收货后,货款不是当即结算给排工,而是由柴栏老板带着货款,回到九城或六堡再结算给工人。
“竹排分成四个级别”
讲述人:
蒋永春(65 岁,现在苍梧县六堡镇经营茶庄,曾是当地的一名排工)
蒋永春在自己经营的茶庄里向记者讲述当年在六堡镇撑竹排的故事。(记者 杨麦/摄)
我在16岁的时候就开始在六堡镇里撑竹排。
六堡山多,山里的竹木砍下来就在合口码头那里扎成排。以前扎竹排的竹子分成甲、乙、丙、丁四个级别,竹排一般都是两米左右一排,能够用15根竹子扎成一排的就是“甲竹”,“乙竹”是20 根竹子扎成一排,“丙竹”是25 根竹子扎成一排,“丁竹”由30 根以上的竹子扎成一排。级别越低,竹子的口径越细。放排的时候,有些六堡茶也被放在竹木排上。
竹排到了九城,就在河湾里集结,等九城、蚕村上面的竹木下来以后,再在九城重新装成更大的竹木排,然后再把茶叶放上去,顺着六堡河运送出去,到达广东。不过,排面上的茶叶一般到了梨埠码头以后就要装上其他船,不会运出太远的地方。
以前放排的时候,遇上枯水期,河道比较浅窄,撑排的排工要一路随着竹木排的漂流,到河里清理挡路的石头。而那时候,六堡一只船至少要三个人操作,竹木排往往一两个排工就能撑好一趟排了。
“每到鸭婆滩都要降低船速”
讲述人:
易良成(77 岁,苍梧县六堡镇四柳村茶农,1958 年至1963 年曾在六堡镇供销社船队走船)
鸭婆滩不仅水流急,而且落差很大。(记者 杨麦/摄)
我家一直以来是种茶的。1953 年起,六堡镇成立了供销社船队。我年轻的时候身体好,而且撑过竹排,所以在1958 年就被选入公交船队做船长,那是我才20 多岁。
当时,六堡镇运茶的木船是两头尖、中间大的尖头船,也有一些平底平头的濛江船,这些船的装载量比尖头船大。六堡镇供销船队的船在六堡合口码头把茶叶装船,最远运到东安江口。起运后第一站先到九城,然后到梨埠,梨埠有个转运站,体积较小的六堡船在那里下货换装上大船。
九城村村道上的竹排见证了当年茶叶外销的历史。(记者 杨麦/摄)
九城村的竹木长得非常茂盛。(记者 杨麦/摄)
在我们行船的河段中,有一处叫鸭婆滩。这段滩头的水流非常急,而且落差很大,据说最善水性的鸭婆(母鸭)到了那里也不能调头。如果船装的货物太多,顺流直下时很容易撞上落差面的浪头,造成翻船。所以每次到了这个滩头,我们都会极其小心,降低船速。
除了鸭婆滩,其他的滩头也很危险。我记得,当时六堡的一名干部坐我的船去梨埠。船到了鱼鳃滩,由于发洪水水面比较浑浊,我们看不清水下的情况,结果船撞上了暗礁,船体被撞开了口子,不停进水。船上那个干部不懂水性,吓得要命。幸亏我和另外两名船工早有准备,马上就用布和木板将撞开的口子堵住,这样才排除了险情。
为了确保航行安全,当时每条船上通常有三个船工。其中两个负责划桨,还有一个掌控尾梢。船只返航上滩的时候,需要“打帮”的船工一起帮忙推船过滩头。水涨的时候需要四五个船工,水浅时就要所有的船工一起来。我们的船头有条杆,上滩时一半的船工们用背部顶住那条杆,其他的船工就下水在后面抬起木船的船尾,合力将船抬上滩去。
那时候从六堡到东安江口往返至少要三天。以前的河滩比较窄,只容得一条船通过。所以,当上游和下游的船只在同一条滩交会时,彼此一定会礼让。
“两支船队过滩相会时会礼让”
讲述人:
李育恒(83岁,现住苍梧县六堡镇宝平村,1951年至1964年在六堡河撑船)
解放前,除了六堡镇上的茶庄老板有两条船,其他的船都是私人购置的。到了要运货的时候,茶庄老板就找到船老板,让船老板出船帮运,船老板就找船工去撑船,我1935年出生,阿爸也是一个船工,船老板出钱造船,我阿爸做船工头,用力气和技术入股,也算一个小股东。我10岁的时候阿爸就过世了,满了16岁后,为了照顾家里的弟妹,我找到曾请阿爸做工的船老板说情,也做起了船工。
以前,茶庄老板一般从茶农手里收茶后,就在合口码头蒸炊、压篓,再由我的船外运出去。当时六堡镇马练坪上有5间茶庄专门收茶。其中有一家茶庄的老板名叫“梁老孔”,他的茶庄一年收茶两三万斤。
收回来的茶叶,茶庄老板会雇佣几个工人对茶叶进行筛拣,后用大木甑蒸炊,再放入用竹篾编织的竹篓,用脚对茶叶进行揉捻。当时的一个竹篓能装上百斤茶叶。水浅的时候,我们的木船一般只能运10个竹篓的茶叶。当时,六堡镇里运茶的船两头尖,又叫“尖头船”,一条船最多可以载运5000斤茶叶,但水浅的时候只能运输2000斤茶叶。运茶出去的时候,我们的船都要“打帮”,有时三条有时六条一齐走,因为方便沿途相互照应。我记得1951年的时候,整个六堡镇只有6条尖头船。
当时运茶的路线基本上都是从六堡至梨埠,偶尔也会越过梨埠直接到广东江口及都城一带。整个行程所需的时间也会根据河水的变化而变化。水位正常时,从六堡撑到梨埠只需一天即可;如果水位较低,就要两天。从六堡到江口,水位正常时要两天,但从江口返航到六堡,即使是空船也要三天时间,因为船只在返航的时候,船工经常要下水推船,又要在岸边拉缆。
从六堡镇到梨埠镇这段水路,最难过的就是鱼鳃滩,这段滩较长,水下的石头很多。一条船要三个船工来撑,顺流而下的时候,船工可以根据水流的大小掌控船速和方向。一般都是船头船尾各有一个船工,用木桨按统一步调划船。遇到水浅的时候,船工就要下水去,用脚拨开水里挡道的石头,遇到比较大的石头,还要用竹篙撑开它。这个时候,我们就改用竹篙一路撑着前进,加大对船的推动力,另有一个船工专门在船尾掌舵把控方向。我粗略算过,从六堡到梨埠这段水路,沿途共有300多个滩。
我们行船的时候,如果两支船队相向交会,一般都会礼让。尤其是遇到滩头,我们都会一路喊号子,听到回应,就知道对面有船队了。这个时候,先入滩道的船队先过,对面的船队要先退到一处湾道停下等候避让。遇上先入滩道的船队人手不足,停下等候的船队的船工也会上去帮忙,因为六堡镇的船工都是相互认识的,大家连小名都叫得出来,坏了“规矩”就别想再吃这一行饭了。
解放前,六堡镇船只外运的物品主要是茶叶,但是返航时运回来的货品比较丰富,包括油、盐、布匹、火柴等生活用品。拉船返航的时候,我们的船一般都要在九城附近停靠一晚,第二天才回到六堡。当时船工的工钱是根据船的载货量而定,我记得当时每100斤茶叶的运费是1元钱。船工收了钱后,还要支付租金给船老板。当时我走完一趟船(从六堡镇到梨埠),平均能得到7元左右。上世纪60年代,六堡镇的公路通了以后,水路运输开始少了,我在1964年以后也不再撑船了。
寺坡滩头(记者 杨麦/摄)?
“从六堡撑船到都城最长要花四五天”
讲述人:
车进良(92岁,现住苍梧县六堡镇,年轻时曾当过“文记”茶庄和“英记”茶庄的雇工)
我16岁时从老家木双镇来到六堡镇打工,先后帮“文记”、“英记”做过茶。当时,茶庄的老板把茶叶收完后,会先放在茶亭的仓库里等一段时间,等到六堡河的水位上涨了,就用木船把茶叶经梨埠外运到广东一带。
以前,茶庄老板贩茶用船来运输。我做工人的时候,曾经帮“英记”撑船从六堡运茶去广东都城。那个时候的船都是“针头船”(也叫尖头船),一条船两头尖,中间窄窄的,像一支针一样。一条船通常配备三个船工。每次运茶,就在六堡镇码头装船。等到装好了,几条船就“打帮”出行。装货的重量根据水的深浅而定,水深就多装些茶叶,水浅就少装些。临近解放那几年,六堡镇里的运茶船都是属于私人的,而且数量不算多。解放以后,六堡镇共有13条针头船。
遇到六堡河水况好的时候,船从六堡到梨埠需要半日,梨埠到广东都城又需要两天,途中或在广东封开停靠。以前运茶的针头船宽约两米,长约七八米,船上除了装茶,还装运其他的货品,像桐油、柴木等等,因为茶庄的老板做的生意是很多样的。等到船出发以后,装货的地方也不固定,沿着六堡河下去,遇到有货装的地方就靠上去装货。在行船过程中,一旦遇到发大涝,我们通常就会把船只驶入河湾水静的地方等候,等急涝过了以后再走。但是如果遇到水旱的时候,船就很难走了,经常要船工下水去拉船,我从六堡撑船到广东都城,时间最长的一次花了四五天。
有时候,如果遇上货比较多,船不够用,茶庄老板也会找来竹排运茶。六堡盛产竹木,而且六堡竹木的外销也十分兴旺,所以当地人会把砍下来的竹木扎成竹木排,由专业的排工从六堡河撑下去到广东,这些竹木排上面也放一些茶叶顺带运下去。
六堡以下的河道里险滩很多,暗礁随处可见。我当船工的时候就见过沉船事故,当时我们见到前面的船已经沉了,船上的货物都掉到了河里,附近的船都靠上去,帮忙把落水的船工救起来。但沉船上的货物已经漂散了,没办法抢救,只能任它们漂到下游的大江去了。
我们在梨埠或者广东江口把茶叶卸下来以后,就在当地装上日用品返航,因为这些货物都是茶庄老板的,他们在六堡镇里也兼营各种百货生意。我们的船只返航时要靠人力拉纤,沿着来时的水路拉回六堡镇。我们把船从梨埠拉回六堡,一般要一周时间,如果从广东都城拉回六堡往往就需要半个月了,中途要休息好几次。
“返航时都会在九城码头停靠”
讲述人:
陈成联(81岁,现住苍梧县六堡镇九城村,曾是一名排工,其父从清末开始贩茶)
陈甫苍1910年前后在广州留影。(记者 杨麦翻拍)
我阿爸陈甫苍是个茶贩,生于1870年前后。他年轻的时候,和六堡镇塘平村的石文强一起做茶。石文强负责收茶。我阿爸则负责贩茶,经常坐船贩茶到广东封开县江口。我阿爸在苍梧县石桥镇有个亲戚叫覃兴华,他比较有钱,和我阿爸在九城码头合伙开了一间名叫“苏杭”的店铺,专门贩卖茶叶和百货。我阿爸到了三十岁左右,就开始跑广东沿线的商埠了,先后到过广州、香港等大码头。我阿爸非常前卫,四十岁左右在广州贩茶的时候还专门去照相馆拍了一张照片。
我家里四兄弟,我是最小的,阿爸将近七十岁才生下我。听他说,以前六堡的茶是用白麻布袋装好,然后随船运出去的。阿爸出去贩茶的时候,学了很多“舞百戏”(魔术),我记得小时候到了过年的时候,他还在村里表演,很多人都喜欢看。
我在1935年出生,小时候就曾看到尖头船从六堡镇运货物途经九城,那时候六堡镇里的尖头船有7只。1949年,六堡镇里运货的船增加到了11只。当时,从六堡镇运出来的主要是茶叶,返航的时候运回来的是生盐、豆豉和咸菜等日用品。从六堡出发的船一般不会单独行动,都是几只一起“打帮”出行的。从六堡出发的船在九城一般不作停留,除非要在这里起货(上下货物),但返航的时候它们就一定要在九城的码头停靠卸货。
解放前,九城村里只有百来人,但九城码头边上却有13间店铺,经营各类日用品,四周的山民如果不去合口街的话,都会就近来这里买货。而这些商铺的货源全部来自返航的六堡船,这些船从六堡开始沿水路将茶叶运到梨埠,再从当地装上生活用品返航。由于九城附近险滩较多,水流较急,返航时都会在九城码头停靠。一方面,船上的部分货品会交给九城码头上的店铺;另一方面,船家也会雇请九城当地的年轻人帮忙将船只推过沙险。当时力气大的年轻人帮推船过滩后,通常能够得到10斤大米,而瘦弱的只能得到5斤大米。这样的好事也不是经常有的,往往要等上十天半月才能碰上一回。我那时候年纪还比较小,每次都抢着去帮扛船,但是都只得5斤米。
解放后,我在九城供销社里撑竹排。那时的竹排上都用茅草结了一个篷,排工在里面煮饭或休息。入夜以后,排工才会撑排入河湾里休息。如果中途遇到出涝或洪水,排工会将竹排往岸边停靠,等水退了才继续撑下去。
“我亲眼目睹沉船事故”
讲述人:
邱汉江(75 岁,苍梧县六堡镇老船工)
我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六堡人,我阿翁(爷爷)那时候,六堡镇里就有很多茶庄了,听阿翁说当时镇上最大的茶庄叫做“付利”茶庄,是广东郁南上来的老板开办的,当时六堡镇里共有12 条船帮这家茶庄运茶。另外,我曾经听阿爸说过,解放前在合口街的街尾曾经有“隆昌”茶庄和“利益”茶庄,都是收茶量很大的茶庄。
解放前,六堡茶农将茶叶挑到合口茶亭交易。当时六堡镇上共有三个茶亭,分别位于马练坪、合口和将军煤,茶庄老板就在那里收茶,然后集中在合口码头起运。以前,六堡茶畅销我国香港和东南亚等地,所以六堡镇一年四季都有船运茶叶。只有发大洪水的时候才会暂时停运。1945 年至1955年,六堡镇的茶叶是用竹篓装好运到广东都城,再在都城过船运往广州的。后来,六堡镇成立供销社和公交船队后,当地茶庄逐渐撤出,转为供销社统收统运至365体育官网茶厂。
除了茶叶,六堡也盛产竹木。茶叶是通过尖头船运输,而竹木则是扎成竹排运出梨埠。竹木排上也会放些茶叶,让茶叶随排外运。
我14岁就开始在六堡镇撑船,当时主要走六堡到梨埠这段水路。当时六堡的船到了梨埠都会换装大船,也有些是到了广东都城码头再换装大的木盘船。我第一次走船的时候,就撑尖头船从六堡到了都城,当时都城的码头上停靠有茶庄老板的大盘船。我们两船相距约10 米,大盘船上的工人用木板在两船之间搭了一条过道,然后他们就过来我们船上,把货品搬到大盘船上。那些大盘船都是靠人力摇橹的。我们的尖头船返航时,要靠人工拉缆,每船一共三个船工,船头、船尾各一人,另外一个船工在岸上拉缆。
从六堡出发的时候,我们的船要经过大中、九城、飞尾、清水等处,才能到达梨埠,其中沙险那个地方有三四个滩头很险。过险滩的时候,船尾掌舵的船工很关键,一定要及时把握好方向,否则很容易撞上岸边的礁石。船头的两边分别有一个船工,手持竹篙调整船只的方向。沙险滩头有百多米长,但宽度仅够一条船通过,两边都是大石山。1963年,我亲眼目睹了一次撞船事故。当时,我们的船队有四条船,我在第二条船。在经过沙险的一个急弯时,前方传来一声巨响,第一只船不慎撞到了岸边的石崖上。眼看河水从船底涌入,我马上减速让我们的船缓慢靠近前面的船,并帮助对方的船工将货物转运过来。然后,我们就用布将前面那只船船板破裂的地方堵上,再找来木板钉上。在把失事船内的积水清理干净后,我们才能够继续行船。
行船的时候,我们都会选择在村庄旁的码头或湾道里停靠过夜。这个规矩是解放前留下来的,那时候河岸沿途都有一些劫匪,专门抢劫返航的船只,所以船工一定要找到有村庄的地方才会过夜。这个规矩到了解放以后也一直在沿用。
1958年以后,我到了六堡供销社船队工作。当时,六堡镇每年外运的茶叶过百万斤,每天都有船向外运送茶叶。除了六堡当地的公交船队,还有梨埠、濛江等地的船队过来支援运输。那时候六堡镇里最大的船能装四五吨。到了丰水期,这些船每次可装上万斤茶叶出行,如果枯水期就只能装3000 多斤的茶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