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事件应急联动机制作为应急机制建设的核心内容,是以突发事件处置为目标,不同组织或部门之间在应急处置过程中协同进行资源交互、综合协调、信息沟通、统一行动的方式和过程。特别是在处置跨区域、跨部门和多灾种复合型突发事件过程中,应急联动机制的建立和运行直接影响着公共部门应急管理行政效能,决定着应急处置行动的成败。 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过程中,原有的根据行政区划分区域管理和单纯依照突发事件种类分部门管理的管理机制都不再适用跨地域、复合型突发事件的应对。而正是由于这种将行政区域作为管理出发点的刚性约束以及部门本位主义观念的存在,客观上给应急联动机制的建立设置了壁垒和障碍,如何破解这些障碍,是应急联动机制能否有效建立和良好运转的关键。 构建统一高效的应急联动指挥体系 要重点完善对横向应急管理体系结构的调整和整合,优化政府和部门之间的权力配置,将突发事件以大类为原则进行归口管理,避免应急管理部门过度集中化。 应急指挥专职机构要对区域内各应急力量进行整合,着力强化综合协调职能和应急救援力量建设。对于跨区域突发事件,应建立区域联合应急指挥机构,将指挥工作重点放在应急响应机制的迅速构建、应急力量的综合调配和开展突发事件联合会商分析等方面。同时,应重视基层单位突发事件应急联动机制的健全完善,推进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向基层延伸,在基层单位因地制宜探索建立运转高效的指挥体系和联动机制,让上层机构难于实现的工作措施率先在基层展开并得到实践,切实提升应急联动工作实效。 探索建立共建共治共享的突发事件应急联动机制 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是立足发展新形势、贯彻发展新理念、满足社会治理新需求,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新要求。而共建共治共享也正是破解应急联动工作难题,打破区域间、部门间利益阻隔,从根源上解决应急联动现有矛盾的“金钥匙”。因此,要建立健全包括突发事件风险分析和隐患联合排查治理、损失补偿和治理成果共享、应急联动指挥平台共建共享等一系列立足于共建共治共享新理念的应急联动工作新机制,形成应急联动实施主体之间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良性循环,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拓展应急联动机制建设的新外延,让应急联动工作的开展更加务实并拥有新的生命力。 开展应急预案联合编制和实施工作 在实际工作中,一方面是要加强对各类专项预案和部门预案中应急联动工作的调研分析,立足突发事件处置实际情况不断丰富应急联动工作内容,切实增强预案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另一方面,针对涉及重点区域、需要采取应急联动措施应对的突发事件,要制定应急联动专项预案和相关技术规程。在预案编制过程中,应急预案编制领导小组应将各应急主体纳入预案编制者范畴,联合开展风险分析和预案编制工作。在预案执行过程中,严格参照预案内容开展联动工作,通过应急联动处置实践和应急演练不断修订完善预案,推动形成长效机制。 构建多元参与主体的应急联动机制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民间组织、志愿者队伍、企业单位主动参与到突发事件的防范和处置中,专业化和规范化程度不断提升,这也为社会力量有序参与应急联动提供了良好基础。因此,一是要收集和整合现有社会力量和应急资源,建立本地区、本行业应急力量数据库和信息资源清单,以备应急状态下的资源紧急调配。二是要强化突发事件应对中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的作用,不断提升基层单位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水平和基层群众防灾应急能力。三是要不断完善社会力量参与应急联动的各项工作机制,包括政府购买服务、应急资金使用、应急志愿者管理等方面内容,为社会力量有效参与应急联动工作提供基本保障,推进形成多元主体参与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良性互动。 (王 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