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5月,距离大学应届毕业生走出校园、步入社会的时间关口越来越近。日前,《中国青年报》报道,根据教育部此前的发布,2022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1076万人,同比增加167万人,这是高校毕业学生规模首次突破千万纪录。
一年一度的“毕业季”,也是大学生进入职场的“就业季”,与大学生就业有关的话题都会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话题。大学生就业的难题已经出现多年了,“史上最难就业季”的说法往年也曾被提及,但这两年来,各地经济面临转型的压力,加上疫情冲击、政策调整等因素叠加影响,让1076万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
就业率是反映高校办学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直接影响到高校对教育资源的获取,在这一硬指标的考核下,为提高就业率,高校必然会千方百计帮助应届大学生就业。面对严峻的就业压力,高校以及社会自发形成一些缓冲办法,例如“灵活就业”,相较于常规就业而言,灵活就业五花八门,这也给一些高校在就业率上“创造”可操作的空间,近年来高校就业率真实性问题就一直饱受质疑。
今年年初,华中师范大学公布2021届毕业生就业率,本科、硕士、博士毕业生未就业率分别为26.22%、15.19%、13.95%,2021届毕业生未就业人数总体占比20.95%。华中师范大学作为一所211大学,实力强大,该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尚且不足80%,比华中师范大学更弱的其他院校就业率就更可管窥一斑了。这些数字跟往常高校公布的动辄90%以上的就业率相比虽然显得不是那么理想,却比较真实,被网友评为“良心数据”,认为该校走出了就业数据统计挤水分、露真容的重要一步。
近年来不断曝光的大学生“被就业”问题,让高校就业率俨然沦为“数字游戏”。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虚高,与高校办学水平不无关系,毕竟,就业率作为一项重要指标,依靠“好看”的就业率,才能招收更多优质生源。就业率表面“繁荣”,实际却为大学生带来困境,难以真实反映高校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的对接矛盾,检验不出教育的成效。就业数据不真实,制定大学生就业政策自然难以有的放矢甚至走偏,也让就业数据统计变得毫无意义。对高校就业数据的统计与评价,本就应该引入具有公信力的第三方权威评价机构进行统计核查,高校自身单方面统计就业数据,就好像既当“裁判”又当“运动员”,难以体现客观公平。
因此,高校当秉持科学、理性精神,以服务社会、传承学术与人文精神为己任,在专业设置、师资力量等方面进行合理规划,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学生,实事求是,对就业率数据建立科学客观的评价体系,还大学就业率以真实面貌,这才是大学教育的应有之义。
|